助港企「走出去」 15億注資BUD專項基金

  香港文匯報訊 (記者 莊程敏) 全球貿易環境日益複雜動盪,新一份財政預算案推出多項支持本地企業「走出去」及融資的政策,包括宣布向「發展品牌、升級轉型及拓展內銷市場的專項基金」(BUD 專項基金)及「市場推廣及工商機構支援基金」合共注資15億元,並優化申請安排。特區政府商經局稍後會公布詳情。

  融保累計批出逾2880億元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昨表示,政府一直通過「中小企融資擔保計劃」為企業提供信貸擔保。截至去年年底,計劃已累計批出超過2,880億元貸款,惠及近6.5萬家中小企。為切合中小企在轉型期間的資金需要,去年11月重推「還息不還本」安排,為期一年,讓企業可以申請最多12個月還息不還本。

  他續指,多家銀行已加入由金管局和香港銀行公會成立的「中小企融資專責小組」,承諾盡量作出彈性安排,減輕中小企資金周轉壓力。參與銀行在其貸款組合額度中,為中小企預留的融資部分增至超過3,900億元。

  預算案指出,為加強協助本地中小企開拓內地市場及增加電商銷售,貿發局將推出「電子商務快車」,聯同大型電商平台,為港商提供一對一顧問諮詢服務及專題講座,亦會與工業貿易署優化營商導師計劃,讓港商更好利用內地電商及網購平台促銷。貿發局今年亦會舉辦第二屆「香港好物節」。

  在中美貿易戰再度升溫之際,擴闊貿易網絡尤其重要。陳茂波指,政府正與馬來西亞和沙特阿拉伯政府積極商討開設經濟貿易辦事處。此外,投資推廣署已在埃及開羅和土耳其伊茲密爾增設顧問辦事處,貿發局亦在柬埔寨增設顧問辦事處。同時,正與沙特阿拉伯、孟加拉國、埃及和秘魯探討簽訂投資協定,並正與17個國家磋商全面性避免雙重課稅協定。香港會繼續發揮作為「一帶一路」功能平台的角色,聯同工商及專業服務界深耕東盟、中東市場,並探索中亞、南亞及北非的市場潛力。

  鼓勵內地企業落戶香港

  另外,政府積極打造香港成為跨國供應鏈管理中心,貿發局與投資推廣署聯手鼓勵內地企業落戶香港,建立管理離岸貿易和供應鏈的國際或區域總部,助力這些企業「走出去」,布局供應鏈和產業鏈。貿發局會提供一站式專業諮詢服務,協助它們建立市場聯繫、了解海外市場法規。

  他指出,香港作為區內主要的貿易融資中心,通過銀行提供的貿易融資餘額達3,800億元,當中約四成是為境外的商品貿易提供融資。金管局與中國人民銀行最近達成的貿易融資流動資金安排,亦為人民幣貿易融資提供更大靈活性。此外,香港出口信用保險局會為與跨國供應鏈相關的出口服務提供信用保險,為企業「走出去」提供更全面的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