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香港「一國兩制」研究中心研究總監方舟:共推國際大科學計劃 深港多領域優勢互補



香港「一國兩制」研究中心研究總監、香港特區政府北部都會區諮詢委員會委員方舟近日在參加深圳兩會時接受香港文匯報專訪表示,深港兩地在生物科技、腦科學等領域皆有優勢,兩地可攜手培育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大科學計劃,吸引世界級科學家參與中國發起的國際大科學計劃和大科學工程。●香港文匯報記者 郭若溪、胡永愛 深圳報道
根據國務院《積極牽頭組織國際大科學計劃和大科學工程方案》,到2035年,培育6-10個國際大科學計劃項目,啟動並培育成熟項目,旨在形成中國牽頭組織的國際大科學計劃初期布局,進而提升在全球若干科技領域的影響力。
協同發展生物科技腦科學 吸引世界級科學家參與
「生物遺傳、生物科技和腦科學領域是深港雙方可共同致力於發展的科學領域。」方舟表示,中國需要更多國際合作以利用全球科技創新資源。深港雙方可用好深港科技合作平台,促進兩地科技資源的高效整合與優化配置,共同推動國際大科學計劃的實施。
方舟指出,在過去的幾十年裏,許多知名大科學計劃主要由歐美發達國家發起。中國在一定程度上參與了這些計劃,如人類基因工程組計劃,隨着中國經濟實力和科技實力的增強,也明確提出發起國際大科學計劃。
「下一步,為了培育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大科學計劃,吸引世界級科學家參與中國發起的國際大科學計劃和大科學工程,關鍵在於幾個核心要素的具備。」方舟指出,首先在這些學科或領域內擁有雄厚的實力,確保研究成果能夠引領潮流,使國際同行願意追隨並參與到這一進程中來。其次,有充足的資金支持。「深港雙方需協同合作,深圳具備全國領先的高科技產業基礎,香港具備廣泛的國際科學家網絡,有助於吸引更多世界級科學家共同參與。不僅能夠增強計劃的吸引力,還能為國際科學家的參與提供便利。」
實施「前會後台」戰略 提升國際標準制定話語權
方舟還提出,深港可攜手實施「前會後台」戰略,共同提升國際標準制定話語權。「『前會後台』模式即鼓勵深圳企業與國際企業共同將世界頂尖行業的聯盟協會註冊在香港,更好地利用香港平台,以便國際行業各方參與會議。而將組織的後台營運設在深圳,利用深圳的產業基礎支撐後台運作,實現資源互補與協同發展。」
「深圳的優勢在於產業基礎非常強,尤其在科技領域。香港的優勢在於其在歷史上積累的國際交往能力和網絡能力。如何充分利用這兩者的優勢,實現國家的自立自強戰略,這項服務至關重要。」方舟指出,深圳有很多科技企業已經走在世界最前端,然而在國際技術標準制定話語權方面仍然處於弱勢。通過深化與在港國際組織的合作,積極參與國際標準制定過程,提升中國在相關領域的話語權和影響力。這有助於推動國內產業升級和技術創新,為國際經濟合作與發展貢獻力量。此外,可以積極爭取在港國際組織來深設置機構,不僅能夠促進兩地經濟交流與合作,還能為深圳帶來更多國際資源和機遇,推動深圳國際化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