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自資院校內地澳台生上限增至40%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陸雅楠)在吸納和培育人才層面,本港自資專上院校與政府資助大學可說是相輔相成。新一份財政預算案表明,會繼續推動教育產業發展。由2025/2026學年起,香港6所自資院校的副學位及學士學位(包括銜接學位)課程,會逐步放寬內地、澳門及台灣學生人數限額至40%。
香港八所資助大學的非本地學生上限已於2024/2025學年起提升至40%,特區政府教育局昨日宣布已取得國家教育部同意,放寬香港都會大學、香港樹仁大學、香港恒生大學、香港珠海學院、東華學院,及職業訓練局轄下香港高等教育科技學院(THEi)的內地生限額,及批准有關院校面向全國所有省(區、市)招生,以進一步支持自資專上教育界別的健康穩健發展。
教育局並要求6所院校就招生及學生支援服務等安排及數據提交報告,以訂定各校適用限額,並理順計算方法支援院校收生規劃,確保其教學資源充分利用,保障課程質素及學生利益。
新一份預算案同時提到,特區政府已推出新一輪批地計劃及開辦課程貸款計劃,以象徵式地價批出土地及提供免息貸款,以支持自資院校擴容提質。
教育局又計劃在本立法年度首季提交修訂《專上學院條例》(320章)的草案予立法會審議,以完善自資院校的監管及質素保證機制。
15億補助金鼓勵機構資助大學研究
預算案同時會落實新一輪15億元研究配對補助金計劃,鼓勵更多機構資助大學研究;撥款1.2億元設立「香港未來人才深造獎學金計劃」,每年為最多1,200名修讀指定研究院修課課程的本地學生提供獎學金;額外資助5,200萬元,將「香港博士研究生獎學金計劃」名額從每學年300個增至400個,吸引更多優秀研究生來港。
為加強香港國際專上教育樞紐的地位,特區政府會舉辦國際教育會議和展覽,同時加強在全球推廣「留學香港」品牌,又會繼續透過「一帶一路」獎學金等措施,吸引尤其東盟等「一帶一路」國家的學生來港升學。特區政府消息人士補充,政府目前已撥款2,047萬元予大學校長會國際化小組,支持各校參與國際高等教育博覽、研討會及相關活動等,並撥款一千萬元予小組進行「一帶一路」國家沿線的招生宣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