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套粉嶺公路已建成 人才公寓下半年入伙

●河套香港園第一期兩座濕實驗室和一座人才公寓已經建造完成。 視頻截圖
●河套香港園第一期兩座濕實驗室和一座人才公寓已經建造完成。 視頻截圖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楊盈盈)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香港園區連同新田科技城,與河套合作區深圳園區優勢互補。香港特區政府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表示,特區政府會推出新政策,促進創新要素跨境便捷流動。

  陳茂波表示,河套合作區是大灣區建設的重要合作平台,在政策創新、要素流動、科研項目落地等方面具備獨特優勢。河套香港園今年將進入營運階段,第一期首三座大樓正陸續落成,首批涵蓋生命健康科技、人工智能、數據科學等產業的租戶將會在年內進駐。

  預算案提出,透過預留資金及借助市場力量,雙管齊下加快河套香港園的發展,預期在全面發展完成後,河套香港園對香港經濟的貢獻每年可達520億元,並創造約5.2萬個職位。政府消息人士表示,現時河套香港園西部粉嶺公路路段已修建完成;而河套第一期兩座濕實驗室和一座人才公寓已經建造完成,今年下半年可以入伙,而餘下的五座大樓目標是在2027年逐步落成。

  新田城20公頃規劃第三季完成

  新田科技城亦是推動創科的重要項目,其中20公頃用地將於2026/27年起陸續交由科技園公司發展和營運,總體規劃研究正在進行,預計在今年第三季完成。

  在高端專業服務和現代物流方面,區內的洪水橋/厦村新發展區,會藉深圳灣公路大橋及規劃中的港深西部鐵路連接深圳前海,成為服務海內外企業的高端專業服務樞紐。在港深「東進東出,西進西出」的跨境貨運布局下,特區政府也會在口岸周邊策略性布置物流用地。

  陳茂波說,北都區也會繼續投入發展多項重點產業,包括預留約90公頃土地發展北都大學教育城,也會預留用地建設文化及體育設施,亦會保存傳統鄉鎮及歷史人文資源,因應區內獨有的特色,發展文體旅產業,包括推動生態旅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