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化財政整合力度 利港長遠發展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唐文)特區政府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形容,新一份財政預算案是加強版財政整合計劃,以嚴格控制政府開支為主,開源為輔;保持香港簡單低稅制的競爭優勢,盡量避免大幅調升稅率或引入新稅種;在增加收入時盡量體現「用者自付」和「能者多付」的原則。

  在控制政府經營開支方面,新一份預算案加大「資源效率優化計劃」的力度、削減公務員職位等。為協助政策局和部門減少開支,確保公帑運用得宜,他已要求審計署為政府部門及公營機構的高層管理人員舉辦工作坊,通過其衡工量值審計的經驗及個案分享,強化政府部門及公營機構的管理層對審慎理財和善用公帑的觀念及實踐。

  他又要求財經事務及庫務局檢討及優化政府採購制度,預計在年中推出新安排,務求讓部門在公平公開的框架下,採購具質量和價格合理的貨品和服務。

  已要求檢視教育等三方面開支

  陳茂波表示,已要求相關政策局檢視社會福利、醫療衞生和教育方面的開支。這三方面的經常開支在本財政年度均分別超過一千億元,以需善用資源,因應香港人口結構的變化,檢視資源運用的可持續性。

  在基本工程開支方面,他表示,已要求發展局轄下項目策略及管控處全方位協助各部門管控工務工程項目。管控處由項目立項開始便參與工程預算審視工作,並以「目的為本,實而不華」的原則,優化項目設計,並聯同相關政策局和工務部門,制訂具成本效益的方案,以減低建造成本。管控處自成立以來,共檢視超過540項工務工程項目,協助降低建造成本約15%。

  同時,管控處正統籌減低建造成本的相關工作,包括制訂由政府有關工務部門直接及由單一部門中央採購建築物料和產品的政策,例如「組裝合成」構件和鋼筋等;亦會研究採用嶄新材料和創新建築技術,並借鑒內地和海外相關做法和經驗,務求協助部門減低項目成本,讓工務工程可更具成本效益及如期完成。

  此外,政府正檢視在洪水橋/厦村和新田科技城等新發展區提供區域供冷系統的規模和推進模式,務求更具成本效益地配合當區發展,初步估計可節省不少於四百億元的工程開支。環境及生態局計劃在今年第二季交代檢討結果。

  特區政府各政策局及部門不時就其政策需要,在政府賬目外為特定目的設立基金。陳茂波表示,現時這類基金共有42個,總結餘近一千八百億元。部分基金只利用其投資收益應付開支(即種子基金)。這些種子基金有不同的監管架構和投資策略,鎖起了巨額公共財政資源。

  六種子基金結餘回撥體現善用資源

  他在預算案中建議將六個種子基金結餘,扣減未來五年所需營運開支後,回撥合共約620億元至政府賬目,以更全面體現善用特區政府的財政資源。

  該六個種子基金包括研究基金、醫管局公私營協作基金、語文基金、學生活動支援基金、資歷架構基金、資優教育基金。其中,研究基金回撥規模最大,達420億元,其餘介乎20億至68億元。

  陳茂波昨晚在出席預算案論壇時解釋:「以前放在種子基金的錢放出去時,在經營賬目作為開支撥出去。現在這些錢用不完,我們將它調回來,所以會放在經營賬目,在那裏出、也回撥到那裏。在政府賬目中支持推展後續工作 ,在之後三年間即使沒有任何錢回撥,其實經營賬目都是盈餘數字。」

  抗疫基金下月回撥150億元

  消息人士表示,現有42個基金在政府賬目以外,涉回撥的種子基金規模較大,可利用投資回報作為開支,亦不涉及法例改動,善用財政資源,預計今年5月至6月向財委會申請轉撥。政府已要求相關政策局檢視其他種子基金的財務安排。

  在疫情期間成立的2,000多億元防疫抗疫基金,目前結餘180多億元,同樣在扣除拆卸設施、支付項目餘款後,可於下月回撥15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