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留10億設AI研發院
拓關鍵產業賦能轉型
人工智能(AI)技術的迅速發展正重塑全球經濟中長期格局,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昨在新一份財政預算案表明,會全力發展人工智能為關鍵產業,並賦能傳統產業升級轉型;包括預留10億元成立香港人工智能研發院,配合去年先後成立推出的香港微電子研發院、人工智能超算中心及資助計劃等,加上國際性的人工智能論壇會議,和相關金融及稅務支持,藉以引導及助力香港的人工智能創新研發和產業應用,讓香港成為人工智能產業國際交流協作匯聚地。
陳茂波表示,去年的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明確了科技創新的核心地位,強調要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為香港發揮好國際平台優勢及加速推動人工智能產業發展點明方向。人工智能是加速培育新質生產力的核心,而人工智能發展已不再局限於單一技術領域,而是以「AI+」方式應用到各產業。
涉研發人員租金等開支
為此他在預算案提出,通過前沿研究和落地應用,以人工智能作為關鍵產業發展,包括預留10億元,成立全新的香港人工智能研發院,由特區政府數字政策辦公室制訂研發院的成立安排和具體目標,期望能促進人工智能上游研發、中下游成果轉化及開拓應用場景。
「我們一方面會發展人工智能作為關鍵產業,第二方面利用人工智能賦能其他產業升級轉型。」陳茂波在預算案記者會表示,北部都會區及河套區都是重要載體,香港與深圳未來在人工智能方面的互動、優勢互補的合作會有很多。
政府消息人士表示,發展人工智能是國策,香港相關發展勢頭亦佳。去年成立的人工智能超算中心滿足了業界算力需求,認為在布局及部署上有需要成立研發院,在人工智能生態圈上擔當領導角色。
消息人士透露,預留的10億元為研發院發展頭五年的開支,主要涉及研發人員、辦公室租金及營運等,而調研資金不包括在內。數字辦現時正進行調研工作,會參考內地做法,今年內會公布詳細建議,預計研發院可於2026/27年度成立。
完善規管制度發展低空經濟
陳茂波提到,去年10月推出的30億元人工智能資助計劃,至今已批准5個由本地大學、科研機構等牽頭的項目,加速推動本地與大語言模型、新材料、合成生物學大模型等相關研發工作;同於去年成立的香港微電子研發院,將會引領大學、研發中心和業界合作研發第三代半導體核心技術,其兩條中試線年內會在元朗微電子中心組裝,明年投入運作。
至於低空經濟發展方面,陳茂波透露,香港首批監管沙盒試點項目的申請將宣布結果,特區政府亦正檢討民航法例,以完善配合低空經濟長遠發展的規管制度,在今年第二季向立法會提交修訂《小型無人機令》的建議,又會研究為各類先進空中運輸系統訂立新的專用法例,並積極與內地有關部門就低空經濟議題加強對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