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政策釋重大利好 有力支撐外貿穩增長

外貿,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之一,也是觀察經濟活力的「晴雨表」。當前,國際形勢波譎雲詭,外部環境不確定性進一步上升。作為貨物貿易第一大國、服務貿易第二大國,中國外貿如何在複雜嚴峻的國際形勢中打造新優勢?在近期密集舉行的地方兩會和各地「新春第一會」中,穩外貿成為關鍵詞之一:廣東看好非洲、南太平洋島國等市場潛力;上海表示要千方百計擴大增量,在提高出口產品附加值和競爭力上下功夫;重慶將加快構建「線上+線下」同步運行的外貿綜合服務體系;浙江強調要持續打好「穩拓調優」組合拳。
與此同時,多部門也出台措施助力外貿企業穩訂單、拓市場:商務部將鼓勵貿易全鏈條數字化發展;海關總署將推進國際貿易「單一窗口」服務模式創新;金融機構將加大對外貿易領域信貸投放和對小微外貿企業及貿易金融支持力度;中國貿促會組織「新春出海首團」赴哈薩克斯坦,近日又率中國企業家代表團出訪德國、卡塔爾,推動企業開展經貿洽談。
打開更大市場 迎來更大機遇
展望未來,一系列政策舉措將釋放重大利好,助力外貿企業輕裝上陣,打開更大市場,迎來更大機遇。
中央財經大學國際經濟與貿易學院院長張曉濤表示,中國有超大規模市場和完備製造業產業鏈優勢,且經濟基礎穩、潛力大的基本面沒有改變,存量增量政策疊加發力,加之企業「苦練內功」,將為外貿穩增長提供有力支撐。
代表委員倡搭建出海風險防範體系
全國政協委員、廣東高科技產業商會會長王理宗告訴香港文匯報記者,今年全國兩會上,他將就「加強民營企業拓展國際市場風險防範及合規指導」提交提案。
王理宗介紹,民企開拓國際市場面臨在地緣政治風險中應對能力不足、制度化引導和保護機制相對缺乏、涉外法律高端人才緊缺、本土化經營難度大等難題。接下來,政府在健全企業海外經營風險防範和服務、加強境外投資分類指導等方面加強工作。建議由國家部委牽頭,定期編制更新重點國別、重點行業的投資貿易指南,列舉常見風險和防範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