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夢難忘】黃霑說話每多助語詞

  沈西城

  認識黃霑的人,通常對他有如下的兩個看法,一是此人風趣,甚為好玩;二則是此人粗鄙不文,貽笑大方。兩派對立,涇渭分明,這兩種極端相反的印象,說真的,都屬正確無誤,沒錯!黃霑身上正巧擁有着這兩種極端的性格,相輔相成,甚為奇異。要說到黃霑的風趣,無妨舉一個例子。好多年前一個風雨夜,咱一班人在禮頓道水車屋呷清酒,吃燒鰻魚,東西南北,無所不談。談興濃時,黃霑說到曾遇賊,觸發靈感,想拍一部叫做《笨賊霑》的電影,構思被電檢處判為不文,不准用此戲匭,只好作罷。有人訝而問其故,黃霑回道︰「這部電影就是賣戲名,不能用,有屁用!」

  為什麼會觸發黃霑去拍《笨賊霑》?原來黃霑有遇劫經驗。半年前,同樣是風雨夜,披着雨衣的黃霑,應酬完畢回家,剛抵家門,暗角竄出二賊,其一用亮閃閃的利刀抵住他胸口,喝令伏下,不然白刀子進紅刀子出;另一賊,伸手搶去他眼鏡,不到1分鐘已罄盡其所有。事後,黃霑對朋友說︰「老實說,我都很佩服那兩個賊,真手快,比我跟林姑娘幹那回事更快!」我們一班老友,無一不笑得捧腹。這種情色笑話,虧黃霑說得出。黃氏獨家露骨式的風趣,可見一斑。

  黃霑的粗鄙不文,不獨聞名友輩中,一般讀者也瞭然於胸。平日喜歡講不文笑話,有友說︰「阿霑哥,你如此喜歡講色情笑話,何不筆錄下來出書?」好錢如命的黃霑,一想也是道理,這是生意經,黃老霑豈能落於人後乎?火速付諸實行,東拉西扯,炒成一碟,書成出版,洛陽紙貴,人手一本,於是,一版再版又再版,一路版下去……最後破了香港出版界的紀錄。

  有人問黃霑這本《不文集》到底賣了多少本?賺了多少錢?咧開嘴,騎騎笑︰「足夠供我小兒去外國讀大學——有餘!」噫,豈非近100萬港元?一本小書,版稅百萬,怎能不羨煞旁人呢!黃霑的性格其實很可愛,不管什麼場合,都會口若懸河地說個不停,當然其中還夾雜了不少市井俚語,高級的、低級的,照說無忌。有人勸他要有節制,他嗤之以鼻,說︰「這是助語詞,加重語氣,更深表達內心感情,懂不?」勸者氣結。市井俚語運用到如此到家,何不再來一本《香港市井俚語集》?黃霑搖搖頭︰「不行,我太忙,沈西城,不如你來寫!」想也不想便說︰「不行,我也很忙!」黃霑歪着嘴︰「你忙什麼?」好整以暇地回答︰「我無事忙呀,阿霑哥!」於是能打破《不文集》出版紀錄的巨著,終歸胎死腹中,不見天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