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手記】深圳正走出獨特科技創新路

  25日開幕的深圳市第七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六次會議上,2025年深圳GDP(地區生產總值)增長預期目標揭盅,定為5.5%,高於北京和上海增長5%左右的預期目標。這是深圳連續兩年將GDP增長目標定在5.5%。

  深圳市市長覃偉中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時提出,制定5.5%的增長目標,綜合考慮了內外部形勢變化和面臨的困難挑戰,考慮了深圳經濟增長潛力和支撐條件,體現「經濟大市挑大樑」的擔當,是「跳起來夠得着」的目標。過去一年,深圳GDP達3.68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實際增長5.8%,高於當年年初制定的預期目標,增速位居全國一線城市中的首位,也高於全國及廣東省水平。

  根據深圳市「十四五」規劃綱要,深圳將在2025年衝刺GDP突破四萬億元,不過,按照此次公布的5.5%預期增速,今年深圳GDP要達到4萬億仍有難度。

  積蓄製造業當家優勢 鍛造「硬科技」

  回望深圳40多年發展歷經考驗,屢屢在風雨中拚搏成長。

  深圳曾在2000年後遇到金融優勢地位削弱的困境,平安、招行、華為、中興四家深圳龍頭企業一度準備把總部遷往上海;2002年,一篇題為《深圳,你被誰拋棄》的文章引發社會廣泛討論。不過,深圳並沒有讓自己「被拋棄」,而是抓住全球化末班車,果斷轉型,大力發展高新技術和服務貿易等新產業,站穩四大一線城市位置。

  近來,「杭州六小龍」掀起新一輪城市創新發展反思潮。深圳以一系列推動科技創新、吸納人才的務實舉措回應外界疑問,今年深圳市政府工作報告寫道,深圳要鞏固實體經濟之本,積蓄製造業當家優勢,鍛造更多「硬科技」,在全球科技競爭中贏得主動、贏得未來。

  立足當下,着眼長遠,深圳正走出一條以製造業為主導的獨特技術創新路線,未來增長可期。

  ●香港文匯報記者 李望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