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動求變 改革破局創新天

  鄧健榮 全國政協委員

  中央港澳工作辦公室主任、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主任夏寶龍近日南下考察調研,不僅展現出中央高度重視港澳發展,更傳達出中央對港澳乃至大灣區進入建設新階段的殷切期望與明確方向。夏寶龍主任主持召開座談會,並在座談會上寄語特區政府「繼續勇於改革、敢於破局、不斷創新」。這既是對香港未來發展的期許,更是值得特區政府及工商界深刻思考並切實遵循的行動指南。財政司司長陳茂波今天發表財政預算案,他早前在網誌發表文章,表示預算案將提出加強版財政整合策略,在維持和改善民生服務的同時,嚴格管控公共開支;並在顧及香港的競爭力及用者自付原則下,適度開源;亦靈活善用其他各項公共資源和市場力量,加速推動發展,並投資未來。相信特區政府具備足夠的政治智慧與決策能力,能夠在複雜的環境中平衡各方利益,為香港的未來開拓一片新天地。

  誠然,當今世界正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特朗普再次入主白宮,向不同經濟體加徵關稅,勢必對現時的環球政治經濟格局產生深遠影響。另一方面,本港近年內部經濟狀況也發生了劇變。例如,受到美國加息等不利因素影響,近年地產市場面臨挑戰。在外部與內部因素影響之下,特區政府須審時度勢,主動識別各種變化,以實事求是的態度應對,以確保經濟穩健發展。

  事實上,作為中國境內國際化程度最高的城市,本港不僅是國際金融、航運航空和貿易中心,還擁有自由包容的營商環境,以及與國際接軌的運營規範和機制等優勢。然而,在項目推進的效率上,仍需加強努力。例如,根據香港的一貫做法,一項基建從立項到實施,往往需要十年或更長時間才能完成。在瞬息萬變的世界中,特區政府更需要主動求變,提速提效,以只爭朝夕的精神,把握發展契機。

  可喜的是,在提升效率方面,特區政府近年已取得一定進展。例如,發展局表示,為加快發展進程並提升服務效率,當局已展開流程及系統設置等改革,至今實施逾100項精簡措施;此外,消防處期望在下月成立「新建消防設施一站式驗收統籌辦公室」後,能將一般建築規模的常規項目所需的整體驗收時間縮短三分之一。

  既然改革已漸見眉目,特區政府應在「最後一里路」快馬加鞭,推出更多措施,以更果斷的決心和更務實的行動,帶領本港跨越經濟逆風。眾所周知,未來大國競爭的核心之一乃科技競爭,而本港發展北部都會區,則旨在通過科技創新為本地經濟注入全新增長活力,積極回應中央對香港「以己之長、貢獻國家所需」所寄予的深切厚望。

  事實上,基礎研究是香港一貫的強項。本港雖是彈丸之地,但卻擁有5所全球百強大學、16間國家重點實驗室以及6間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香港分中心,其各自專注的技術領域在國家以至國際上均處於領先地位。未來香港須加速推進大灣區內的規則銜接與機制對接,有利早日實現科研商品化,為香港產業升級與經濟多元化開創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