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議員手記】感受年宵氛圍 傳承中華文化

記得小時候,父母在春節前夕都會帶着我和妹妹去逛年宵花市,有時去較大型的,有時去較小型的,不論攤檔或人流多寡,湊湊熱鬧、行過大運,我們總是覺得快樂的。
以往黃大仙區年宵花市在摩士公園三號足球場舉辦,由於摩士公園需進行建造地下雨水蓄洪池的工程,因此今年花市遷往慈雲山中央遊樂場舉辦。民建聯黃大仙支部過去在摩士公園年宵花市開設攤檔,與市民共迎新春,今年在慈雲山舉辦也不例外,開幕儀式邀請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李慧琼、律政司副司長張國鈞、黃大仙民政事務專員胡鉅華等主禮,也有救世軍卜維廉中學和保良局謝黃沛涓幼稚園的學生表演舞龍舞獅,場面熱鬧,氣氛濃厚。
走在慈雲山年宵花市,有學校開設攤位,讓學生走出課室,學習書本以外的知識,對下一代是很好的文化體驗和傳承;有書法老師開設攤檔,既有字畫、也有擺設,我購買了一幅《沁園春·雪》字畫,與老師談談中國文化,十分榮幸。當然也有花檔擺賣年花,我最喜歡蝴蝶蘭,檔戶精心布置盆景,映入眼簾,像蝴蝶在翩翩起舞。
誠然,由摩士公園成功遷往慈雲山中央遊樂場舉辦年宵花市並不容易。過程中,黃大仙民政處、食環署、警務處、康文署等政府部門做了大量工作,黃大仙區議會和各大政團社團亦積極響應和宣傳,我認為當中的意義,並非單在區內保留一個年宵花市,更重要是持續在區內進行文化傳承,讓一代又一代香港市民,像小時候的我和妹妹那樣,與父母快樂參與一年一度的文化活動,感受傳統節日的文化氛圍。
記得在年廿九晚(即大年初一前夕),我在花市現場協助民建聯攤檔,親身見證在晚飯時段後,慈雲山年宵花市的熱鬧盛況,有慈雲山附近一帶居民、也有從外區前來的市民,他們一家大細暢遊花市,把握最後時段購買心頭好,開開心心過蛇年。我走過花檔一帶,通道人頭湧湧、檔販減價叫賣的場面,絕不遜色於大型年宵花市。
巳巳如意,生生不息,願年宵花市的文化精神繼續一代一代傳承下去。
●黃大仙區議員 越毅強
(標題為編者所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