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弦雅音】信心和未來

  姚 珏

  上周日,我率領香港弦樂團在深圳光明藝術中心舉行了「繁花樂韻」年季的最後一場巡演,這也是我們2024-2025年度最後第20場巡演,這對於我們來說,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因為我們創造了一個演出年度裏最多的巡演。我們這樣一個香港中小型的藝術團體,做這麼多的巡演史無前例,即使和大樂團相比,我們也取得了突破性的成績。能夠克服重重困難,達成目標,我想依靠的是信心,更是對未來的信心。

  首先要感謝各方的支持,特別感恩各地觀眾樂迷的熱情,我們香港弦樂團的巡演很多場爆滿,也得到觀眾的好評,他們覺得樂團有超預期的水準。我們通過巡演也提升了樂團藝術家的水平,也對自己的風格特色有了更明確的信心。20場巡演包括內地多個城市和澳洲之行,雖然日程緊張,但我們的團隊卻能夠依靠毅力,「關關難關關關過」,靈活應變解決問題,讓巡演順利成功,這也使得大家的信心愈來愈強,最終創造了樂團新的紀錄。

  信心的建立,往往就是要通過鼓勵認可,通過堅強的毅力,團隊的合作,以及實踐的考驗不斷加強。當然有時候信心並不是對於未來有百分之百的把握,而是人類探索未來的一種勇氣。比如我們當前對於人工智能的信心,不僅僅是因為ChatGPT、DeepSeek等革命性技術的演進,更重要的是期待人工智能改善人類生活的可能。或許有人會質疑人工智能可能會使得很多人失去飯碗,也有人質疑人工智能可能倒過來掌控人類世界。

  但是回看人類歷史,哪一次新技術改變人類社會,不是伴隨着這些質疑。雖然人工智能未來將帶來「人機共存」的時代,但「人」始終是核心,人類可以重新找到新的相處發展方式,可以有更多的思考和創造去關注人的精神和價值需求。我覺得,人的信心也包含在這些核心需求中,因為信心很多時並非得到百分百的保證,往往是困難的時候才更需要堅定信心。

  從這點來說,人工智能改變人類的未來,文化藝術仍然大有發展空間,因為文化藝術也是關注人最核心的情感和精神需求。當然新科技也改變了文化的形態,比如登頂全球動畫榜首的《哪吒之魔童鬧海》,大量的動畫特技就是得益於人工智能的飛速發展。

  因此,需要各界推動人工智能對於文化影響的研究和應用,支持科技和文化的新結合。內地不少科技領航者都是在粵港澳大灣區,也在香港上市,因此香港的文化產業發展可以很好的結合這些科技企業,發現新質生產力和新產業。

  信心和未來我覺得對於人的內心來說,更重要的還有溫暖和希望。喜歡一首歌《世界贈予我的》:「世界贈予我擁有,也贈予我回敬,贈我小小一扇窗,也贈予我屋頂。」歌曲用擬人化的方式,把生命中的美好溫暖輕輕點出,有了守望相助的溫暖,眼中的世界就不會孤獨,內心有了希望就會期待和創造未來,這就是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