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商貿不可落後
劉仲恒 放射科專科醫生、香港全球專業青年倡議行動創始召集人
一機在手是世界潮流,隨着網絡普及率提高和技術進步的推動,電子商貿在短期內躍然成為全球現象。即使在上世紀九十年代,電子商貿只是初現苗頭而已。當然,一場鋪天蓋地的疫情起了催化作用。到去年,全球已有近3,100萬家線上商店,亞馬遜、eBay、阿里巴巴等都成了家傳戶曉的名字,也有越來越多的消費者轉向在網絡上購物。印度人出名精打細算,筆者有一次在海外一個跳蚤市場裏聽見身旁一位印度人跟妻子說,這件東西上淘寶買就行了,會便宜很多。電子商貿的普及,由此可見。
在後疫情時代裏,「電商」的發展方興未艾,越來越多消費者愛上了網絡購物的便利,全球電商銷售額屢創新高,我們當然不能錯過這個潮流。筆者認為,我們可以把電商和香港作為「背靠祖國,聯通國際」的身份結合起來,認真研究跨境電商的潛在規模。畢竟,電商在美國、內地和日本以外地區尚未流行得像這些地區一樣,換言之,其他地區還有很大的發展潛力,值得本港企業去探索,同時建立起在跨境電商方面的優勢。
其實,政府和不同機構已經開始了這方面的工作。特首在去年的《施政報告》宣布要把香港打造成為跨境電商物流配送中心,同時在今年內檢討有關跨境電商物流的相關流程,以提升相關工作的效率。同時,政府也為拓展內地和東盟電商市場的本地中小企業提供支援。
與此同時,貿發局也不時針對不同市場的電商生態發表研究報告,涉及當地市場的前景、消費者的消費習慣、相關政策措施等,方便本地企業參考和研究。在航空貨運方面,機管局設立貨運數據平台,為航空貨運從業各方提供並交換物流數據,推進空運數碼化。無疑,這些都是非常值得投資和全力去做的事情,因為電商是全球潮流,我們必須在這方面走在最前沿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