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職界線

  香橙老師

  家長與子女的關係,應該是親密的,但也應該有所界限。這界線不是權威的象徵,也不是高高在上,不是一言堂,而是確保家庭運作有序,更要確保孩子健康成長,建立合宜的長幼倫理。香橙有時也會自問,我對孩子的愛有沒有成了溺愛,模糊了尊重的界線,反令孩子難以適應現實世界的規則。

  有朋友分享,孩子總愛參與家庭大小決策,從外出用膳的地點,到家中傢俬的選擇,都要發表意見,甚至希望擁有最終決定權。有一次,一家人準備外遊,父母選擇了最適合的航班和住宿,孩子卻不滿意,認為應該尊重他的選擇,結果鬧得不歡而散。現代孩子熱愛表達意見,加上家長也傾向尊重孩子,這類情況常見於現代家庭。父母尊重孩子的選擇,卻可能忘記尊重是雙向。當孩子的選擇跟現實條件產生矛盾,孩子便容易對父母產生不滿,情緒反應可以理解,但所衍生的行為反應可能就要調校。

  親職界線,是要安排孩子在適當範圍內作決定。例如,孩子可選擇今天先做數學功課還是英文功課,但就不能選擇完全不做功課;可討論周末的活動安排,但最終決策仍由父母根據現實條件決定。孩子要尊重家庭秩序,並尊重長輩的決定,而不能單單支取別人的尊重。當孩子明白,父母的決策是基於經驗和責任,孩子就能漸漸成長為能獨立判斷的個體。

  社會不會事事順從個人意願,讓孩子學會在規範中尋找自由,在界線內發展自主十分重要。親子關係並非朋友關係,而是帶有引導和責任的愛。親職界線清晰,孩子身心才能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