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俄聯手反對烏提案 美外交轉向惹怒歐洲

  聯合國大會周一(2月24日)在俄烏衝突滿3年,通過兩項涉烏決議草案,呼籲早日結束衝突。聯合國安理會同日也以10票贊成、5票棄權通過一份呼籲俄烏「迅速」實現和平的決議草案。不過這3份決議及其背後的各國交鋒,令美國總統特朗普政府與歐洲盟友在烏問題上的分歧進一步公開化,美國有線新聞網絡( CNN)更形容是美外交驚人轉向。

  應烏克蘭請求,聯大周一恢復召開關於烏局勢的第11次緊急特別會議,就該國和其他50多國共同提出的題為「推進實現烏克蘭全面、公正和持久和平」的決議草案進行表決。該決議稱俄對烏的「全面入侵」,對烏和全球其他地區造成持久的破壞性後果,要求俄立即停止針對烏的敵對行動。

  「烏版」決議草案以93票贊成、18票反對,65票棄權的結果獲通過,美國、俄羅斯、以色列、匈牙利等18國投反對票,烏克蘭以及法國、德國、英國等眾多歐洲國家投贊成票;中國、巴西、阿根廷等及大多數非洲國家投棄權票。《華盛頓郵報》指出,這是聯大自俄烏衝突爆發以來通過的第7項決議,也是第一項未獲得美國支持的烏方決議。

  隨後聯大對美國提出題為「和平道路」的決議草案進行表決,「美版」決議草案內容簡短,主要呼籲迅速結束衝突,並進一步敦促俄烏之間實現持久和平。法國、德國及英國等歐洲國家提出多項修正案,包括增加將衝突描述為「全面入侵」的說法,但美俄對修正案投反對票。此後經修正的「美版」決議草案付諸表決,並以93票贊成、8票反對、73票棄權獲通過,美俄分別投下棄權票及反對票。

  在聯大緊急表決後數小時,安理會就一份「美版」決議草案進行表決,這份草案文本與美方在聯大提出的決議草案一致,最終獲通過。英國、法國等沒有動用否決權,而是投了棄權票。

  專家指美歐分裂前所未見

  《紐約時報》指出,美國和包括英法在內的一些最親密盟友,在俄羅斯和歐洲安全問題上通常站在一起,但如今卻出現明顯的公開分歧,這顯示在特朗普領導下,美國外交政策發生急劇轉變。研究和監測武裝衝突的國際危機組織聯合國計劃主任高恩說,自伊拉克戰爭以來,聯合國還未曾見過如此重大的美歐分裂。在他看來,這次分歧更為尖銳,「歐洲外交官對美國的操作感到憤怒。歐盟和烏在起草決議時曾試圖與美方保持聯繫。然而美國在最後一刻突然強勢介入,提出決議內容,讓歐洲方面措手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