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聯盟黨勝出大選 推動歐國防外交「脫美」 料與社民黨組閣 極右AfD成第二大黨

●聯盟黨黨魁默茨有望成為新任總理。 彭博社
●聯盟黨黨魁默茨有望成為新任總理。 彭博社


●塑爾茨時代結束。 路透社
●塑爾茨時代結束。 路透社


  香港文匯報訊 德國大選結果周一(2月24日)出爐,在野基督教民主聯盟(基民盟)與基督教社會聯盟(基社盟)組成的聯盟黨(CDU/CSU)事隔4年再次勝選,預計會與現時執政的社民黨(SPD)合作組閣,聯盟黨總理候選人默茨(前譯梅爾茨)有望成為新任總理。極右翼另類選擇黨(AfD)迅速冒起,史無前例成為國會第二大黨。默茨宣稱他會盡快完成組閣,推動德國改革發展,令歐洲在國防外交等事務上擺脫對美國的依賴。

  德國聯邦選務官計票顯示,聯盟黨以約28.5%得票率位居第一,AfD得票率達20.8%位列第二。社民黨的成績是二戰以來最差,得票率僅16.4%排第三。綠黨得票率為11.6%,極左翼的左翼黨得票率約8.8%。其他參選黨派得票率均未達到5%的門檻,無法獲得聯邦議會席位。

  默茨:特朗普對歐命運漠不關心

  德國國會合共630席,統計顯示聯盟黨獲得208席、AfD獲得152席,社民黨、綠黨、左翼黨和代表少數族裔的「南什列斯威選民協會」(SSW)分別獲得120席、85席、64席和1席。聯盟黨與社民黨合計獲得328席,超出過半數所需的316席門檻,意味只需兩黨合作即可組閣。如果雙方談判破裂,聯盟黨則需與立場相左的綠黨和左翼黨一齊籌組聯合政府。

  默茨宣布勝選後表示,考慮到德國和歐洲面臨的巨大國防、安全和外交挑戰,他渴望盡快組閣,推動改革提振經濟,幫助德國在歐洲發揮其應盡的作用。默茨強調,德國必須從根本上重建國防安全,結束對美國長達數十年的依賴,批評美國總統特朗普對歐洲的命運「漠不關心」。

  AfD得票率幾乎翻倍 願商組閣

  路透社指出,今次選舉投票率高達84%,是1990年兩德統一以來最高。在歐洲政壇保守派風向加劇之際,默茨需要盡快籌組聯合政府穩定政局、設法領導歐洲團結一致,應對特朗普治下的美歐緊張關係。新政府更要盡快證明主流政黨可以回應選民對經濟和移民問題的關切,不然的話,勢將成為最大在野黨的AfD,很可能在2029年的選舉中領跑。

  AfD今次得票率幾乎較上屆翻倍,儘管德國政界有主流政黨不與極右合作的不成文規定,但黨魁魏德爾表示,AfD願意與聯盟黨談判組閣,回應選民的訴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