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發局設ESG指數 港64.3分處領導地位

●香港貿發局研究總監范婉兒(左一)講解全新的ESG 指數。香港文匯報記者黎梓田  攝
●香港貿發局研究總監范婉兒(左一)講解全新的ESG 指數。香港文匯報記者黎梓田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黎梓田)香港貿易發展局昨日公布全新「香港貿發局ESG指數」,以助本地企業了解外界對香港作為ESG(環境、社會和管治)業務平台的觀感。香港ESG指數的初步數值為64.3分,遠高於50的分水嶺,顯示世界各地企業對於香港作為有效的全球ESG 業務中心予以高度評價。指數的初步數字顯示,不論是國際、內地以及本地貿易商均認同香港在可持續發展業務上的領導地位。

  指數可助業界衡量香港

  是次指數分析環球、內地及本地企業如何看待香港在ESG三大範疇中的優勢。是次公布的初步調查數字,整合自香港貿發局旗下主要國際展覽及論壇中超過1,200家受訪企業的意見,其中香港受訪者佔43%,內地及國際受訪者分別佔30%及27%。

  香港貿發局研究總監范婉兒昨日點出推出全新ESG 指數的目的及重要性:「新指數旨在為業界衡量香港作為ESG產品及服務樞紐,以及尋找有關合作夥伴的相對成效。」她補充,「我們相信研究將有助全面了解商界對實踐可持續經營模式的優先考量,以及香港在國際、區內和本地層面,就推動可持續發展所作出的實質及長期真獻。」該指數將會每年發布一次。

  社會獲65分 表現最好

  總體而言,香港在ESG 三大範疇中的表現均錄得較高評分,ESG 指數的初步數值為64.3分,遠高於50的分水嶺,顯示世界各地企業對於香港作為有效的全球ESG 業務中心予以高度評價。

  范婉兒表示,香港在ESG三項指定分類指數:環境(63.8)、社會(65.0)和管治(64.7)均獲得高分,反映本港在ESG各範疇均表現良好。就上述三個範疇而言,各地區的受訪者給予香港高度評價的原因各有不同。

  具體而言,在環境分類指數方面,來自內地的受訪者認為香港的優勢主要在於提供綠色和可持續的投資機會,國際受訪者最欣賞香港綠色和可持續解決方案的多樣性,而本地受訪者則認為香港的綠色或可持續產品及服務在品質及創新方面較為突出。

  值得留意的是,目前有採購 ESG 相關產品或服務的所有受訪買家,均表示願意為此支付更高溢價,其中約68%反映願意多支付至少10%的溢價。而目前有提供ESG產品或服務的所有受訪參展商,均表示從中賺取額外利潤,其中約72%反映額外利潤率遠高於非ESG 產品或服務,差距達10%或以上。另有近90%的受訪者認為,ESG現已成為其整體商業決策過程中不可忽略的考慮因素,顯示ESG 的考量已獲企業廣泛接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