拚搏奉獻 續寫風采華章——記河北濱江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創始人周虞康

●圖為乙巳年春節南京師範大學工作人員看望周虞康(中)。
●圖為乙巳年春節南京師範大學工作人員看望周虞康(中)。

●圖為周虞康曾工作過的南京師範大學校園一景。
●圖為周虞康曾工作過的南京師範大學校園一景。

●圖為周虞康創立的房地產公司所建樓盤。
●圖為周虞康創立的房地產公司所建樓盤。

  1980年冬季,南京某高級炮校外訓大隊的一個政委轉業到南京師範學院(現南京師範大學,下稱南師大),在院黨委辦公室,黨委書記馮世昌正與他交談工作分配問題,他就是一個具有革命傳統精神的優秀轉業幹部,他的前輩是解放初期中共浙江省委和中共南京市委的地下黨主要領導。談話前,南師大的領導還不清楚這位有着優良革命傳統的轉業幹部是什麼背景,只知道是個正團級幹部,他的名字叫周虞康,當年49歲。●文:濱江軒

  (一)

  院黨委馮書記建議他當院黨委宣傳部部長或黨辦主任,周虞康謝絕了馮書記的好意,提出要到學院困難最多的地方去。馮書記以欣賞的目光說:「好,很好!你就到美術系去吧!」他對周虞康說,南師大美術系歷史悠久,從原中央大學調整到這裏,徐悲鴻曾經擔任過系主任,但現在老的老、少的少,青黃不接,甚至連一個系主任都難以產生,「希望你盡快把美術系行政領導班子建立起來,排除一切困難,使這個老系煥發新生。」周虞康愉快地到美術系報到,擔任黨總支書記。

  到了美術系,周虞康先是調查研究,找每個教職工深談,美術系的問題到底在哪裏?誰當系主任合適?有的人談話兩次甚至三次,在分歧意見十分嚴重的環境中歸納出南師美術系問題的主要癥結是不夠團結,沒有集中力量提高教學和創作的水平。對於系主任人選,部分黨員推薦了某老師,而多數人推選名畫家徐明華。在深入調查之後,周虞康提出了一個以徐明華、尉天池和歸國愛國華僑章文熙為首的專家型務實型的領導班子名單,這個專家型務實型的班子名單,很快獲得院黨委批准。新的黨政班子確定了工作重心,排除內部不利因素,集中力量搞教學和創作,並提出「高舉徐悲鴻的美術旗幟,振興南師美術系」的口號。

  問題找到了,班子搭好了,口號也喊出去了,方向已經明確,但關鍵是怎樣腳踏實地把教學抓上去。

  當時江蘇全省只有南師大一家有美術系,每年招生只有20人,遠遠不能滿足全省對美術教師的需求,可當時的教育經費嚴重不足,資料設備也十分陳舊缺乏。1977年國家恢復高考招生制度以後,全國高校都在「科教興國」的口號下,鬥志昂揚,奮發向前。

  一方面是基層教育機構需要大量的美術師資,而全省唯一的美術系每年只能培養輸送20名美術人才,在這種極度的反差下,周虞康親自寫信給時任江蘇省委書記,提出不要國家增撥一分錢,只要允許改革,自力更生,發展美術系,努力爭取將招生人數在五年內達到每年60人的規模。

  很快,周虞康的提議得到了時任中共江蘇省委書記的讚許。沒幾天,由江蘇省教委領導召集南師大黨委書記、校長和周虞康到省教委開會,宣布江蘇省委書記的批示,明確批准周虞康同志的改革創意,在遵守國家法律的前提下,通過改革自籌資金改善辦學條件,發展美術教育辦好美術系。確定南師大美術系為江蘇省高校改革試點單位,周虞康為負責人。

  在南師大美術系任職期間,周虞康幹了三板斧。第一舉措是聯合辦學。改革開放初期,國家緊缺各方面的人才。周虞康在報紙上看到中央有個委託代培的政策,內容是國務院各部委和中央大型企業可以委託大學代培所需人才,定向招生可適當降低錄取分數線,畢業後回到委託單位工作,培養費用由委託單位支付。看到這則新聞,周虞康就想到北京去試一試,能否獲得蓋一個美術系大樓的資金。周虞康回憶說:「我們沒有任何『關係』,只是一股改革的激情,我們的投入只是幾張南師大的空白介紹信。」周虞康是美術系黨總書記,他的願望是想通過聯合辦學為學校蓋一棟美術大樓,當時的校長歸鴻就告訴他可以代表整個南師大到北京尋求聯合辦學的合作對象。從1981年到1983年,周虞康帶了20張空白介紹信,到北京跑了11趟,找國務院十幾個部和國家部屬大公司交流洽談。每次到北京,都住在中央美院於王府井的一個招待所的集體上下鋪,每天住宿費5元人民幣,早上吃的是燒餅油條,中午和晚上是陽春麵,沒有住過一次高檔旅館,沒有請過一次客。皇天不負有心人,到1983年,辛勤的汗水終於結出了成果,南師大從石油工業部、中國石化總公司和紡織工業部三個單位獲得了一次性投資款5,800多萬元(人民幣,下同)的代培費,每年還有學費一百多萬元。這筆錢,在當時是一筆巨額資金,周虞康回到南京向校領導匯報說,我們終於找到了合作的「大老闆」!

  其二,從辦高考培訓班開始,自籌資金,並與鎮江師專,鹽城師專合作開辦美術專業培訓班等舉措,使培訓能力與辦學規模大大提高,至1988年,南師大美術系每年招生人數已達260人,其中包括研究生、本科和專科生,大大超過預定的目標。

  第三,招生多了,師資的數量和質量都不足怎麼辦?周虞康想出了「回收優秀學生」的辦法為美術系增加師資力量,將77屆畢業的優秀畢業生召回,把社會上優秀專家調到學校來。當時有位姓楊的專家,在南京一個印染廠當設計員,他的美術設計獲得全國郵票設計一等獎,為了把他調到南師美術系工作,周虞康與所在工廠領導談了十幾次,最後以8萬元的出資用於幫助工廠培訓設計人員為合作條件將該專家調入美術系,後來這位楊姓專家成為正教授,楊教授在美術系工作數年獲獎35次,培養了不少專家。同時,在校內重用專業水平高的教師,在中年教師中晉升尉天池為正教授,並建立書法專業,在優秀青年教師中選拔副教授,在學生中破格將吳為山留校擔任助教。從外部調入十五名優秀人才,大大改善了教師隊伍的結構與素質。由於在南師大美術系的一系列改革成功實踐,1985年中共江蘇省委授予周虞康同志江蘇省優秀共產黨員的稱號。

  (二)

  由於在南師大改革的成功,《光明日報》等新聞媒體曾作長篇報道,這一改革引起了教育界的關注。1988年時任浙江美術學院(簡稱:浙江美院。現中國美術學院)院長肖峰三次親自到南京,要求周虞康到浙江美術學院工作,因為當時的浙江美院同樣遇到了經費嚴重不足的困難。但是,南師大和江蘇省教委堅決不同意周虞康離開江蘇,當時南師大正向省政府報批把周虞康調到校長助理的崗位,臨時擔任「南師大改革領導小組副組長」,組長是南師大的校長歸鴻。

  不久,時任江蘇省教委主任葉春生同志找周虞康談了兩次,想把周虞康調到南京藝術學院(簡稱:南藝)當副院長,將改革試點單位從南師移到南藝。但當時浙江美院畢業的不少在蘇美術界老熟人,多次做周虞康的工作,全力推薦他去浙江美院,認為到了浙江美院更有利於改革理想的實現。1988年8月,周虞康到浙江美院介紹在南師大的改革經驗。到浙江美院報到後,大概十來天時間,浙江美院院長肖峰任命周虞康為浙江美院院長特別助理。

  浙江美院當時的三產很薄弱,賺錢的部門只有一個賣畫的門市部----西湖藝苑和只准出口藝術品的進出口公司,而外國人買畫都是直接向畫家買的。想為浙江美院找一個能賺大錢的平台,就這麼一個小小的西湖藝苑門市部,怎麼能完成校領導給予的承包任務?

  當時,中美建交不久,中國的絲綢服裝在美國很暢銷,但外貿部門規定,為了保護市場,對絲綢服裝只准省絲綢公司一家出口;另外,中外合資企業也可以出口本廠生產的產品。這一句話裏蘊含着巨大的商機。為了獲得更大的改革動力,從1992年到1995年,周虞康辭去公職,承包浙江美院的三產,並託人請香港的至親好友出資85萬元在寧波成立了一個「浙江美藝絲綢服裝有限公司」,獲得產品出口權。有了出口權,就找訂單,在美國找到了年銷3,000萬美元的訂單;拿到了3,000萬美元的循環信用證,以信用證為抵押向寧波工商銀行貸款3,000萬元人民幣作為企業的流動資金。一切具備,只差生產。一個85萬元的企業,買了五十台低檔的縫紉機,怎麼能完成每年3,000萬美元的訂單?於是企業開了招商會,向浙江全省各大型服裝廠招商,當時內地經濟處於起步階段,訂單少,尤其是外銷訂單更少,於是許多公司爭搶他們的訂單,招商成功。但他們只負責加工,產品統一由浙江美藝絲綢服裝公司出口,就這樣公司成了當時浙江省寧波市鄞縣的三家著名的外貿企業之一。

  出口權、訂單、資金、加工能力等環節全部解決,每年出口創匯3,000萬美元,每年獲得利潤上繳浙江美院,順利完成上繳浙江美院1,900萬元任務,超額460萬全部捐給浙江美院。在完成上述款項任務之外,浙江美院還要求為學校蓋一所附屬中學的校舍,建設費用全部由周虞康支出。就這樣,一個實際與浙江美院毫無關聯的企業,默默地為浙江美院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經濟基礎。

  通過承包經營,浙江美院大大發展了,買了從日本進口的價值360萬元的電腦工作站的設備。教職員工的生活也有了很大的改善。在周虞康承包期間,浙江美院的教職員工每月除基本工資以外,都還有一份額外收入。周虞康在本應歸他個人所有的超額利潤中,只領到了以美院名義投資的一家公司5%股份和一幅當時以10萬元人民幣購買的潘天壽的《初晴》畫作。文化部獎勵給周虞康20萬元現金,被他全額捐給浙江美院幼兒園。

  周虞康的改革實踐取得了成功,國家審計署派出駐文化部審計組,對周虞康承包浙江美院三產作出了客觀的評價。審計結論是周虞康超額完成了承包任務,對浙江美院「作出了突出貢獻」,為高校的發展創造出新的路子。1993年中共浙江省委授予周虞康浙江省優秀黨員的稱號;同年,教育部授予周虞康全國優秀教育先進工作者稱號;1995年文化部授予周虞康全國文化系統先進工作者稱號;時任國務院分管副總理在人民大會堂親切接見了周虞康,以示鼓勵。

  (三)

  1995年底,周虞康結束浙江美院三產的承包,於1996年退休。退休後,周虞康再次到香港招商引資,引入1,700萬美元,在杭州從事房地產開發。他將退休約20年的工資全部上繳黨組織作為黨費。

  周虞康的拚搏奉獻,不僅奠定了南師大美術系和浙江美院發展的厚實經濟基礎,他在杭州、上海、南京、石家莊投資的房地產公司,先後建造了多座優質樓盤,收穫豐碩。商場成功的周虞康,熱心公益,捐資助學。他慷慨地分別向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南京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同濟大學、南京師範大學等多所院校捐款。2006年,周虞康獲得民政部頒發的全國十大慈善家第八名。

  在與筆者交流過程中,周老多次告誡年輕人,一定要牢記我們黨的宗旨,敬畏法律,恪守良知。現已94歲高齡的周老,依然意氣風發,鬥志昂揚,還在謀劃為祖國為人民創造更多的福祉!祝周老身體健康!事業更上一層樓!

  特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