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廊】春醒
若 荷
早春二月,寒意尚未完全退去,家中的水管卻已率先感知到季節的更迭。冰冷的水從裂縫中噴湧而出,沿着樓梯蜿蜒而下,如同冬日最後的輓歌。我請來一位維修師傅,他一邊熟練地檢查着水管,一邊輕聲安慰:「別擔心,天已經暖和了,不會再凍了。」然而,我心中仍滿是疑惑。每年冬天,家裏的水管都會凍住,卻從未像這次這般不堪重負,裂開一道道縫隙。彷彿這水管,也映照出生活的脆弱,讓我心中不禁泛起一絲擔憂。
老宅的房子原本是一套平房,後來按當地有關部門要求,沿街的地方拆除,蓋成了上下兩層的沿街樓。共分為四大間,其中3間租了出去,這一間便一直空着,我偶爾過去整理打掃一番,前幾天還去看過,沒想到,終沒抵擋住一場寒潮。維修師傅說,這事在冬天屢見不鮮。天氣已經很暖和了,可我依然裹着厚重的棉衣,從頭到腳包裹着自己。實際上,我有半月沒出門了,年前年後,忙忙碌碌,時間久了,便以為外面依舊寒冷,便不願踏出屋門。
立春已過,人們常說,立春是春天的序章,可我總覺得春節剛過,冬雪還未降臨。在我們北方,沒有下雪的冬天,似乎還未真正過去。當時我看了一眼日曆,再有三天就是雨水,這個時節氣溫回升,冰雪即將融化。修好水管,我忍不住下樓,走向公園。我驚喜地發現,那裏的地面已變得柔軟。泥土的地面、磚石的地面,都散發着一種微妙的彈性,彷彿有什麼東西在悄然萌動。我沿着小徑漫步,柳樹的枝條,在風中輕輕搖曳,雖未泛出嫩黃,卻已透出生機。河邊的柳林,本是燕子的舞台,如今卻成了其它鳥類的天地,麻雀、八哥在柳枝間穿梭,趁着燕子未歸,盡情重複着牠們的歌音,演繹着屬於牠們的季節。
我在含苞的連翹花下,看見了一隻戴勝鳥。我已有兩年沒見到這種鳥兒了,以前每次出門,都能在花園裏看到戴勝鳥。現在,牠就在我的不遠處。牠並不怕我,或許是牠並沒有發現我,仍是邁着優雅的步子,一步一步地走進草叢,頭上那朵王冠一樣的羽毛,隨着牠的動作抖動。我站在那裏,看着那隻戴勝鳥,心中湧起一股久違的感動。
這幾年,我忙於生活中的瑣事,很少有機會停下腳步,去感受自然的變化。這些變化,就像水管在寒冷中冰凍,又在溫度升起的情況下逐漸融化一樣,是生命中不可避免的過程。或許,是我對自然的感知變得遲鈍了,只管沉浸在自己的世界,忽略了季節的更替,忽略了自然的饋贈。而現在,我在公園裏看到了戴勝鳥,看到了春天的跡象,我的心情也變得輕鬆起來。雖然水管凍裂了,雖然寒冷還沒有完全消散,但我知道,春天已經來了。它帶着溫暖的陽光,帶着生命的希望,悄悄地來到了我的身旁。
沿着小徑繼續前行,我看到了一小片嫩綠的草芽,它們正努力地從泥土中探出頭來,迎接春天的到來。春天,是一場無聲的蛻變。它不似夏日的熾熱,不似秋日的蕭瑟,更不似冬日的凜冽。它以一種近乎溫柔的方式,悄然改變着一切。那些在寒冬中沉寂的生命,在春風的吹拂下,逐漸甦醒。它們不再畏懼寒冬,不再躲避風雪,而是勇敢地迎接新的開始。
我走過一片草地,坐在公園的長椅上,陽光灑在身上,暖洋洋的。我閉上眼睛,感受着春風拂過臉頰的愜意。春天的風,帶着泥土的清新、帶着萬物生長的氣息,令人陶醉。我睜開眼睛,發現兩隻鳥兒在一棵低矮的樹上盡情地起舞、歡快地嬉戲。我站起身,沿着小徑慢慢走回。這些年,虛擲的光陰如碎玉散落塵埃,那些觥籌交錯的夜晚,人聲鼎沸的寒暄,早已在記憶裏化為霧靄。我忽然驚覺,原來我們最奢侈的揮霍,是把鮮活的生命切割成碎片,供奉給名為「社交」的饕餮。從現在開始,我要把時間的轍印嵌入文字的紋理,在忙碌的間隙,靜下心來展卷閱讀,於閒暇中提筆抒懷,看光陰在墨跡裏舒展成蝶,讓每個時辰都生長出青竹般的骨節,只有這樣,那些被丟失的韶華才能以另一種形式歸來。
現在,我正在學着獨處,認識孤獨,享受孤獨。人與四時同在,不必急着追趕跫音裏的喧囂熱鬧。當第一朵辛夷在枝頭悄然綻放,你便會明白,所有的蟄伏不過是候鳥在整理羽翼;所有的寒冬不過是春蠶編織絲綢的前奏。那些被時光反覆摩挲的頓悟,正在年輪的深處凝結成琥珀。透過它看向人間,連最黯淡的影子都透着翡翠般的光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