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鴻】凡人微光 星火成陽

  胡賽標

  「讓關愛成為一種文化,讓關愛成為一種樂趣。」這是「中國好人」「全國最美志願者」余億明掛在嘴上的名言,也是他矢志不渝的人生信條。

  圓圓的臉龐,壯碩的身材,陽光般的笑容,很難讓我與他的家境聯繫起來。他出生於著名僑鄉永定下洋沿江村,家庭貧苦。1996年百年一遇的「八·八洪災」,吞噬了下洋鎮83人,而沿江村就有8人遇難,成為福建省的重災村。他眼睜睜看着父老鄉親一夜間變得一無所有,幸好來自全國各地的愛心救援,使他們得到及時的幫助。從那時起,余億明就暗下決心,走上工作崗位後要回報社會,回報曾經幫助過他們的人。

  2000年,上大學二年級的余億明就成為光榮的志願者,他擔任閩西文學院大中專文學總社社長,經常組織文學社員到附近的養老院、社區居委會,為孤寡老人贈送物品、打掃衞生,陪老人聊天散步……他的行為影響了很多學生投入到參加社會公益事業。

  他大學畢業後,便加入了科普志願者,兩手拎着沉重的自費編印的宣傳材料,走遍全市112個村莊(社區)開展科普服務,告訴農民科學種養殖脫貧致富;有時還挽起褲腳幫助農民朋友幹些農活,了解他們最迫切的需求,惠及群眾近10萬人次。他還堅持從微薄的工資裏抽出一部分資助28位貧困學生和農村老人。雖然這些資助很微小,但一直持續着他的愛心之舉。那時,他父親患癌症、妹妹讀技校急需用錢,但一想到農村學生求學無助的眼神、孤寡老人滄桑的臉龐,總是讓他的內心深處感到隱隱作痛……一滴水也能映射太陽的光輝,一片綠葉也能給寒冬帶來春意。他的無私奉獻贏得了廣泛讚譽,他被中央文明辦推薦為「最美志願者」。

  人人需要關愛,人人可以關愛別人。那年,余億明毅然辭去文體局的工作,創辦全國唯一一家以「關愛」命名的文化館——龍岩市關愛文化館。他相信通過自己的努力,必將喚起更多的人來關愛那些弱勢群體。

  為了籌集經費,他穿梭於大街小巷,厚着臉皮向企業家請求贊助。不知道有多少次,被一些企業拒之門外,也不知道有多少次,被那些不理解的人懷疑、鄙視……可是,他始終以一種獨特的姿態堅守關愛。十多年來,他組織了40多場「關愛留守兒童」「關愛貧困母親」「關愛孤寡老人」「關愛助學」「關愛農民工子弟」「關愛白血病患兒」等主題的文藝演出。最終他的愛心感動了許多熱心人士。他牽線搭橋募集的善款達400多萬元,資助了全市370名農村貧困學生、600多名孤寡老人和200多名弱勢群體,建立了一座小學教學樓、五所中學圖書館……

  由他策劃的「關愛白血病患兒」公益活動在龍岩圖書館廣場舉行,中國著名木偶書法家李明卿親臨現場書寫了「愛在龍岩」條幅,一位白血病患兒的母親充滿深情地朗讀感謝信和倡議書,引起了觀眾的強烈反響。《中國青年報》、福建電視台等媒體紛紛報道。

  「我在《打工生活》中看到你們有刊登法律方面的事情,我想請你們幫個忙……」一天,河南籍農民工陳鎮奇看到余億明自費編印的《打工生活》後,專門來到余億明的辦公室求助。原來,陳鎮奇在永定一家私人煤礦上班半年多了,老家帶來的一點錢用完了,而妻子等着他寄錢回去交孩子的學費。可是,工資一分沒拿到,幾次找老闆,都被回絕。

  聽完陳鎮奇的訴說,余億明當即帶他前往相關部門諮詢。經過多方努力,陳鎮奇拿到了5,000多元工資。陳鎮奇激動地從口袋掏出300元遞給余億明:「太謝謝您了,這點小心意請您收下。」余億明把錢推回去:「你的心意我領了,你掙錢不容易,快把錢匯回去吧。」

  一天,擔任龍岩市作協副主席(兼任秘書長)的余億明,突然接到一位新入會員要寄照片的電話。億明說:「不用寄了,我剛好要下鄉,我將公章帶下來蓋就行了。」一席話,讓新會員內心湧起了一股暖流……

  關愛,已經植入余億明的靈魂。凡人微光,星火成陽,也能照亮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