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眼天下】改革歐洲的理想與現實

  郭 燁

  德國基民盟主席默茨一如預期率領保守派勢力贏得周日的德國大選後,第一時間就為自己今後作為德國總理,將如何應對歐洲地緣政治局勢作出表態。默茨表明將會重建德國在歐洲的領導地位,繼而使歐洲可以擺脫對美國的依賴「獨立」,甚至質疑北約是否能繼續發揮作用。默茨這番言論顯示他的確有意帶領德國以至歐洲開拓新的道路,但「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未來幾星期默茨最大的對手並不是美國總統特朗普,而是德國政壇高度碎片化的政治現實,沒有一個穩定的政府,在極左極右勢力兩邊夾擊下,默茨心目中的歐洲改革藍圖再充實再進取,到頭來也只會淪為紙上談兵,德國和歐洲已經沒有空間再等多4年了。

  默茨選後發言基本上挑明了德國和歐洲當前面對的問題,並提出了相對務實的應對方案。作為德國政壇中大西洋主義(強調歐洲與美國合作)派系領袖的默茨,明確認識到歐洲對於在特朗普治下的美國已經不可以寄予任何希望,因為特朗普政府「對歐洲的命運漠不關心」,因此歐洲唯一能做的就是自立自強,逐步實現擺脫對美國的依賴。默茨這番言論比起過去一個月內,歐洲任何領導人對特朗普的評論都來得更直接更強烈,可以說是標誌了歐洲與美國關係轉變的一個歷史分水嶺。

  不過說易行難,默茨知道問題所在,也知道應該如何解決,但現實上他有能力這樣做嗎?筆者可以斷言,即使不是絕無可能,也起碼是難過登天。

  須知道,要改革歐洲,默茨就必須先改革德國,要改革德國,默茨則必須先要有一個穩定強大的政府。在特朗普與首富馬斯克的干預下,極右派的德國另類選擇黨(AfD)在這次大選一踴成為德國國會第二大黨,與極左的左翼黨合共取得超過210席的關鍵少數,足以擋下默茨政府任何放寬預算債務限制的計劃,這意味默茨必須在維持現有預算水平下設法東拉西補,才有可能找到讓德國增加軍費的方法。

  假如德國無法起到牽頭羊的作用,以身作則率先增加軍費,就很難要求其他歐洲小國跟隨,要讓歐洲自立自強自然就是遙不可及。不過即使默茨果真有能耐過得到德國政治這一關,他能否真的能夠團結歐洲擺脫對美國的依賴,還是未知之數,畢竟歐洲太多國家實在是不思進取,或是有心無力,看看上星期舉行的歐洲緊急峰會的結果就明白。

  在特朗普政府及AfD虎視眈眈之下,默茨已經沒有太多時間。社民黨的朔爾茨政府平白浪費了過去4年讓德國和歐洲自立自強的機會,造成今天歐洲面對的困局,默茨這4年如果還是一事無成,對德國對歐洲都將會是一個無可挽救的災難。默茨能否在更大格局上跳出大西洋主義的框架,例如尋求更獨立於美國的外交路線,尤其是在對華政策上,或者能有機會幫助到德國和歐洲走出困局,打開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