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水集/回歸工會初心

  特區政府計劃4月份向立法會提交《職工會條例》修訂草案。修訂旨在有效維護國家安全,無損工會的角色和工人的權益。

  修訂建議包括:賦權職工會登記局局長可基於國家安全的需要,拒絕職工會新登記或合併申請;規管職工會收取及使用境外勢力提供的資金;規定須備存職工會賬簿、會員登記冊等指明紀錄兩年;干犯國安法並被定罪者,不得任職為聯工會職員等。

  工會成立的初心與使命,是維護打工仔權益、改善就業環境、提高薪酬待遇等,讓經濟發展的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體市民,讓打工仔可以通過自己的勞動改善家人的生活質素。然而,在美西方「以港遏華」策略下,一些所謂的工會組織,公然收受外國政治資金,淪為外國政治代理人和「顏色革命」的工具,工會組織異化成赤裸裸的政治組織。

  特別是2019年修例風波爆發後,一些工會組織捲入其中,為「黑暴」推波助瀾。反中亂港勢力還利用「七個人就可以成立工會」的政策漏洞,大量成立工會,企圖影響立法會及行政長官選舉,實現其奪權、攬炒的圖謀。在2019年11月至2020年5月的半年時間內,有超過4300個工會組織登記,是原有工會組織數量的五倍,極為反常。

  隨着香港國安法頒布實施以及基本法第23條完成立法,香港撥亂反正,進入「愛國者治港」新階段。修訂《職工會條例》,以符合國安法規定,是理所當然的事。事實上,在工會組織註冊環節增設國安防火牆是世界各國的慣例。美國的勞資關係法,明確要求對工會財務實施透明化管理;新加坡的職工會法令,要求工會組織不得損害經濟秩序;當年英國和法國工會組織發起的罷工示威演變成街頭暴力後,當局亦援引國安法,以快刀斬亂麻的方式處理有關亂象。

  說到底,修訂《職工會條例》,就是為了讓工會組織重歸初心使命,專注於工會事務,更好地為打工仔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