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解讀/元首引領 中俄戰略互信高水平運轉

  繼1月21日舉行視頻會晤後,2月24日中俄元首又通電話。清華大學國家戰略研究院研究員、太和智庫高級研究員錢峰向大公報指出,習近平主席與普京總統在一個月左右時間內兩次互動,重申了彼此對兩國新時代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的高度重視,同時還就俄美接觸和烏克蘭危機互通了情況,交換了看法,再次反映出在中俄元首的頂層設計和戰略引領之下,兩國之間戰略互信始終處於高水平的運轉狀態。

  在錢峰看來,中俄關係對世界和平與穩定具有獨特的戰略價值,中俄關係發展有着必然的歷史邏輯和強大的內生動力。當前,在平等、相互尊重、互利合作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中俄關係處於歷史最好時期,成為世界大國和鄰國關係的典範。

  近期,俄美關係出現緩和跡象。談及下一步俄美關係走向,錢峰認為,俄美關係雖自特朗普執政以來呈現緩和勢頭,但僅為雙方為減少直接衝突對抗風險而邁出的第一步。兩國舊恨新怨眾多,對世界格局認知差異巨大,長期缺乏互信且在地緣政治層面存在結構性矛盾,根本無法通過一兩場談判和高層會晤予以解決,美國內政治主流群體對俄疑慮仍根深蒂固,注定兩國關係難在中短期內有根本轉圜。

  外界有聲音認為,俄美關係若改善可能會給中俄關係帶來影響。對此,錢峰表示,倚重中俄戰略關係的「共同合作」應對「雙重遏制」仍是俄羅斯的現實選擇。未來即便俄美關係繼續局部緩和,也無法動搖中俄戰略協作的牢固根基。中俄關係的韌性源於共同的戰略需求和戰略認知,雙方在安全、經濟、國際秩序改革上的共同利益具有俄美關係難以超越的長期性。\大公報記者葛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