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區委員:河套研「無感通關」 促科研人員流動
【大公報訊】記者郭若溪、胡永愛深圳報道:今年深圳兩會期間,多名深圳市港區政協委員提出,進一步完善現有口岸功能,加強跨境設施「硬聯通」。其中,深圳市港區政協委員、深圳市柒捌玖零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創始人曾義指出,蓮塘口岸現行每日7時至22時的通關時段,與香港居民晚間生活及商務活動節律嚴重脫節,極大降低了其對大灣區人員流動的服務效能與輻射範圍。曾義建議,彈性延長蓮塘口岸通關時長,將平日通關截止時間延至凌晨12時,周末及節假日進一步探索24小時通關模式。
深圳市港區政協委員、深圳市梵思諾時尚服飾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國雄建議,在文錦渡口岸率先開展深港跨境低空飛行應用試點,深港兩地共同研究跨境貨運無人機通關監管政策、貨物申報和查驗要求、航線申請審批工作等。同時,依託文錦渡口岸「生命救助通道」,開展跨境直升機應急救援試點,爭取增設航空口岸資質。
深圳市港區政協委員、香港特區立法會議員、中國銀行(香港)有限公司總法律顧問簡慧敏建議,借鑒深圳灣口岸「刷臉」通關經驗,研究河套「一區兩園」白名單制度,實現園區內科研人員自由進出「無感通關」;研究河套「一河兩岸」間從西向東建設跨河橋;加快推動新皇崗口岸實施「合作查驗、一次放行」模式。
「人才購房資金通」 便利高才在港置業
在加快機制對接的「軟聯通」方面,簡慧敏提出,香港金管局正在推動香港轉數快與內地跨境快速支付系統(IBPS)聯網,深圳可率先利用該項政策,提供更利民便企的跨境金融服務。此外,為進一步便利高才在香港購置物業、理財產品和融資的廣泛需求,簡慧敏建議,中國人民銀行深圳市分行與香港特區財庫局和金融管理局積極對接,率先與香港推出「人才購房資金通」,簡化異地開戶流程,在核實購房交易的基礎上,推動實現跨境資金閉環管理,使深圳成為人才跨境資金安全流動的「聚寶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