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監:2026年實施證券無紙化
【大公報訊】證監會就證券無紙化進行最後一次諮詢,為期2個月,至4月23日結束。目標2026年初實施無紙證券市場。投資者將實物證券轉為無紙化,需先開納特定賬戶,並支付一次性費用,而每份所有權文書去實物化費用亦需付費。
證監會發言人表示,有關收費分別是設立讓投資者持有及管理無紙證券的設施(USI)所需的費用;去實物化的費用;以及處理及登記證券轉讓所需的費用。建議就這些收費設定限額是為了向投資者提供一定程度的保障,加上目前香港主要有5個過戶處,統一收費基準將有助為市場簡化程序及避免混淆。
諮詢文件建議,過戶處向投資者設立的每個USI費用不應超過50元;去實物化費用每張所有權文書(即實體股票持有文件)則建議不超過5元,最低收費20元;轉讓和登記的費用不可超過交易價值的0.02%,最低收費為20元,而由中央結算代理人轉讓給投資者的情況則不需要收取轉讓和登記費用。估計約有60%持實物股票個人投資者其股票價值少於10萬元,大部分最多只需開設2個USI設施。證監會強調,在制訂有關限額時,已力求在不同持份者如何分攤成本方面取得平衡,以及為投資者維持合理費用,措施亦將鼓勵投資者及早參與無紙證券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