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PF須規範披露 增ESG透明度

  圖:積金局行政總監鄭恩賜(左)及執行董事(成員及監理)陳筱鑫。
  圖:積金局行政總監鄭恩賜(左)及執行董事(成員及監理)陳筱鑫。

  【大公報訊】積金局昨日向受託人發出最新通函,要求受託人就ESG為主題的相關基金加強披露。積金局行政總監鄭恩賜表示,可持續投資已是大勢所趨,強積金對可持續投資的相關投資,10年間已增長近50倍至366億元。他指,10年前,強積金市場僅有1隻綠色基金,而截至今年1月底,已有5隻以ESG、綠色或可持續命名的強積金基金可供計劃成員選擇。

  根據最新通函,受託人除了要在強積金計劃說明書披露基金的ESG重點、投資策略,以及監察相關基金是否達到設定ESG重點的量度機制,亦須定期評估達至基金設定ESG重點的程度,並於其年度管治報告就此作出披露,讓強積金計劃成員可以評估基金的有關表現是否符合期望,進一步提高整體透明度。

  積金局昨日亦舉辦研討會,與業界探討可持續投資的發展和策略。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致辭時表示,積金局一直將可持續投資納入其使命和業界指引之內,並透過整合可持續投資工具,令強積金組合更多元化,又建立機制供強積金基金優先投資政府發行的機構綠色債券。

  貿發局:港商願為ESG支付溢價

  此外,貿發局昨日公布「香港貿發局ESG指數」,發現香港在ESG三大範疇(環境、社會和管治)均錄得較高評分,ESG指數的初步數值為64.3分,高於50的分水嶺。貿發局研究總監范婉兒表示,推出新指數旨在為業界衡量香港作為ESG產品及服務樞紐,以及尋找有關合作夥伴的相對成效。

  是次研究亦探討發展ESG相關業務可帶來的商業優勢及機遇。貿發局首席經濟師曾詩韻表示,目前有採購ESG相關產品或服務的所有受訪買家,均表示願意為此支付更高溢價,其中約68%反映願意多支付至少10%的溢價。這主要是因為企業如注重採用ESG合規解決方案,往往可以提高品牌聲譽,並確保符合監管要求和風險管理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