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麒致勝】AI帶動電力需求 潤電可中長線投資

  元宇證券基金投資總監 林嘉麒

  人工智能(AI)發展的突破,帶動上游產業的需求,對電力消耗亦有顯著影響。運用AI模型的過程中,尤其是深度學習,涉及大量計算,已經消耗大量電力,而數據中心的運作亦因此需要巨大電力。據了解,有指,AI技術能耗要遠高於傳統互聯網服務,單次ChatGPT查詢耗電量是谷歌搜索的10倍。隨着AI技術的廣泛應用,數據中心的電力消耗將進一步加劇。

  AI數據中心加快內地電力優化

  根據市場調查機構Gartner預測,到2027年,40%的現有AI數據中心將因電力供應不足而導致運營受限。資本市場亦因此認為,中國電力市場快要需要優化電力供應,構建多元化能源結構。事實上,大部份環球AI的ETF投資結構中,電力股佔據一定百分比,可見具有一定的投資價值。假如你是看好AI長線的發展潛力,除了現時熱炒的頭部科技股外,電力股未來的發展必須留意。

  華潤電力(0836)作為中國領先的綜合能源服務商,隨着全球能源結構轉型的加速推進,憑藉其在新能源領域的先發優勢和持續投入,有望在未來市場競爭中佔據有利地位,並持續受益於行業紅利。集團1月份售電量達到1,802.17萬兆瓦時,其中風電售電量同比增長14.1%,光伏售電量同比大幅增長45.4%,新能源業務表現亮眼。

  積極回應「雙碳」 業務前景可期

  近年來,華潤電力積極回應國家「雙碳」戰略,持續加大在風電、光伏等可再生能源領域的投資力度,優化能源結構,推動綠色低碳發展。公司1月光伏售電量的大幅增長,一方面得益於光伏行業整體景氣度的提升,另一方面是由於公司自身在光伏專案開發、建設和運營方面的持續發力。

  國家發改委及國家能源局聯合印發《關於深化新能源上網電價市場化改革促進新能源高質量發展的通知》,對新能源上網電價﹐以及保障性上網電量等方面提出改革方向,主要改革內容包括上網電價全面市場化、建立新的價格結算機制,並將以2025年6月1日為節點劃分存量及增量項目,實行區別性管理,從而推動上網電價全面市場化,建立新能源價格結算機制,及區分存量和增量項目分類施策。事實上,受整體經濟大環境影響下,普遍電力股去年業績未會太理想,股價走勢亦因此落後於大市,惟中長線投資價值存在,值得投資者多加留意。

  本版文章為作者之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