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憑闌處】早春黃鶴樓

童 心
農曆正月還沒過完,武漢蛇山腳下的櫻花已經開得燦然,長江邊的春天來得真早啊!拾級而上,穿過刻有《重修黃鶴樓記》的碑亭,飛簷層層、葫蘆形寶頂的黃鶴樓,便近在身前了。仰頭望,「楚天極目」4個大字氣勢恢弘,卻看不清落款。這出自誰的手筆呢?
一邊想、一邊行。第一層大廳的牆壁上,是一幅巨大的陶瓷壁畫,黃鶴翩然、白雲悠悠,天高雲淡、時空渺遠之象躍入眼簾。兩旁立柱上有一副楹聯:「爽氣西來,雲霧掃開天地撼;大江東去,波濤洗淨古今愁。」讀罷,內心豁然開朗,一份豪氣油然而生。我在第二層駐足良久,大理石鐫刻的《黃鶴樓記》,記述了樓的興廢沿革和名人軼事。我努力尋找「楚天極目」4個字的題寫資訊,無果。再向上行,李白、白居易、陸游、岳飛等吟詠黃鶴樓的名句,連同他們的畫像,被刻在七八米之高的牆壁上,霎時間,「此地空餘黃鶴樓」的悵惘,「黃鶴樓中吹玉笛」的輕快,「江水映悠悠」的怡然,「紅葉林籠鸚鵡洲」的傷感,齊齊湧上心頭。我不禁慨嘆:到底是黃鶴樓!它是武漢的人文地標,更是中華的人文地標;它是古往今來詩文的匯聚,更是文人精神的象徵和匯聚。「狂處士,真堪惜」,離開黃鶴樓前,又看到牆壁上蘇東坡的這首詞,不知為何,我對禰衡之死有了更深的惋惜。
回港後,我翻閱了很多史料,才弄清楚那「楚天極目」4個字出自武漢參與辛亥革命武昌首義的一位老人之手,名喻育之,他一生追求思想進步、熱心公益,題字時已經是96歲高齡,被武漢市政府讚譽為「百歲辛亥革命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