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灣區港企新春訂單增五成 「一帶一路」及歐盟市場需求大 生產自動化增聘員工迎商機

●鴻利達今年以來訂單穩定,生產實現自動化。香港文匯報深圳傳真
●鴻利達今年以來訂單穩定,生產實現自動化。香港文匯報深圳傳真

●嘉瑞國際惠州工廠實現自動化生產。香港文匯報深圳傳真
●嘉瑞國際惠州工廠實現自動化生產。香港文匯報深圳傳真

●成興塑膠胡力恆 。李昌鴻 攝
●成興塑膠胡力恆 。李昌鴻 攝

●菲普新材料科技王漢珽。深圳傳真
●菲普新材料科技王漢珽。深圳傳真

●嘉瑞國際陳善榮。李昌鴻 攝
●嘉瑞國際陳善榮。李昌鴻 攝

今年以來大灣區港企訂單表現
今年以來大灣區港企訂單表現

  內地上周舉行民企座談會,強調民營經濟發展前景廣闊,大有可為,也令大灣區廣大港企增強了發展信心。今年新春以來,儘管美國新政府對中國貨加徵10%關稅,但是多年來中國企業實施出口及生產基地多元化,「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及歐盟等已經成為主要出口市場,港企今年將進一步拓展美國以外的市場,至於主打出口美國的企業,則會將關稅轉嫁給客戶,減低美國加徵關稅的影響。香港文匯報記者近日採訪大灣區內地城市眾多港企了解到,新春後員工已基本到崗,訂單穩定,正在滿員生產,有的企業訂單大幅增長了五六成,並擴充員工隊伍。 ●香港文匯報記者李昌鴻 深圳報道

  新春開年以來,儘管美國對中國貨加徵10%關稅,但許多大灣區港企仍然蓬勃發展,訂單表現穩定和良好。數十年來一直提供教育玩具設計生產的東莞港企成興塑膠製品有限公司董事長胡力恆對香港文匯報記者表示,經過去年的調整,今年訂單飽滿,多年來考慮美國加徵關稅影響,公司加大非美市場拓展,目前訂單以歐洲為主,佔出口訂單近一半。由於工廠近6年來投入上千萬元人民幣,發展工業4.0智能製造,如今生產實現全自動化,200人工廠產量達到以前400至500人的生產水平,生產效率提高了一倍。

  「我們發展不斷利用不同科技元素,應用在生產管理流程,達到生產成本的降低和效率的提升,雖然是傳統玩具產品,也會有合理的利潤。」

  實現全自動化生產效率倍增

  同樣,將高科技融入建材提高了產品競爭力和吸引力。研發生產建材的港企菲普新材料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副董事長王漢珽也向記者表示,今年訂單預計會增長60%,美國加徵關稅對公司影響不大,公司重點拓展非美市場,包括香港和新加坡等地業務。

  為了擴充業務發展,公司今年以來增聘了6名技術和管理人員,並增加投入到網上平台的宣傳、推廣和全球參展,以吸引更多的海外客戶購買公司的產品。去年公司研發環保高科技的渠蓋板,不僅具備出色的抗壓性能和排水功能,也經過長期戶外使用的考驗,並保證環境在細節處的美觀,受到許多海外客戶的青睞。

  重點拓展非美市場

  如今,大灣區大量港企從「三來一補」轉為精密製造,港企鴻利達集團CEO特別助理梁秉然表示,儘管美國最近增加了對中國出口貨物的關稅,但是公司暫時還沒有收到客戶要求降價的要求,因為公司的產品主要是零組件。為了應對貿易戰,公司正計劃今年第二季度啟動產能轉移,將內地一些訂單轉到馬來西亞工廠生產,以保持訂單的穩定性。

  他稱,節後員工已全部到位,目前公司訂單保持穩定,春節後深圳和中山兩地工廠已經全面進入緊張繁忙的生產。其中,深圳工廠今年有增聘員工的需求,但是都是根據客戶訂單情況來執行相關計劃。

  客戶願承擔加徵關稅

  從事新能源汽車部件和電子產品部件等研發製造的港企嘉瑞國際拓展中心總監陳善榮表示,美國加徵關稅還是由客戶承擔,目前來看客戶反應還是可以接受,訂單沒有太多變化,仍然保持穩定。

  他提到,目前嘉瑞惠州工廠有三千多人,為了滿足生產需求,今年以來新聘員工約800人,其中很多是一些技術工人,管理和運營自動化生產機器,非生產人員約50人,總數達到近4,000人。多年來公司推動自動化升級,如今生產效率提高很多。

  港企新年開局良好,相關情況還反映到物流行業上面。多年來拓展國際空運業務的港企東捷運通董事長黃鵬表示,今年1月公司業績可喜,比去年同期有雙位數增長,為了應對業務需求,今年新增一成新員工。對今年業務的前景,他表示,還是謹慎的樂觀,目前全球仍然處於高運價時代,航空公司對運力調整會跟隨市場調節。

  從事物流拼箱業務的港企新里程有關人士表示,公司今年業務預計增長55%,現在公司有60人,但辦公室已經坐不下,今年要搬遷至新的辦公室,目前正在裝修中,預計員工規模將擴大到100人,增長六成多。目前公司來自東南亞的業務比較多,美國業務也在快速增長。

  港企2025年發展策略

  ●美國加徵關稅或最終會轉嫁給客戶

  ●轉移產能至東南亞規避美國加徵關稅影響

  ●加大力度拓展「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市場

  ●參加國內外展覽,把握市場機會

  ●加強自動化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應對挑戰

  整理:香港文匯報記者 李昌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