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百億基金 再開百個應用場景 深圳撐AI和機器人產業





涵蓋市政環衞醫療康養等多領域 助產品迭代驗證性能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郭若溪 深圳報道)深圳作為先進製造業中心和產業科技創新中心,人工智能和人形機器人產業具有獨特發展優勢。深圳市委科創委辦公室主任、市科技創新局局長張林23日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深圳將更大力度支持人工智能和人形機器人產業發展,設立100億元(人民幣,下同)人工智能和機器人產業基金,聚焦人工智能的軟件、硬件、具身智能等方向,投資一批高成長性企業;並有意將深圳打造成新技術新產品的試驗場,向人工智能和機器人開放城市全域全時全場景,再開放100個應用場景,涵蓋市政環衞、應急救援、大模型輔助醫療、醫療康養等多個領域,助力企業研發產品、迭代技術、驗證性能。
推動全社會研發投入增速10%以上
2月23日,深圳市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深圳圍繞優化科技創新生態和人才發展環境發布一系列政策,推動全社會研發投入增速保持在10%以上,進一步支持企業發揮科技創新主體作用。其中,人工智能(AI)和機器人產業成為焦點,深圳在這兩大領域持續發力,通過資金投入、場景開放、生態構建等多維度舉措,全力推動產業加速發展。
重點突破電子皮膚等關鍵零部件
深圳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副局長、市人工智能產業辦公室主任林毅介紹,深圳在AI和機器人產業發展方面具備獨特優勢。一方面,優良的創新環境孕育出優質企業「夢之隊」,全社會研發投入領先,同時全市已匯聚人工智能企業2,600餘家、獨角獸企業6家,機器人上市企業34家、獨角獸企業9家,創新活力源源不斷。另一方面,完備的產業鏈條構建了「當日達」產業生態圈,全產業鏈生態覆蓋從底層技術到終端產品的各個環節,為產品迭代創新提供了有力支撐。
林毅表示,下一步,深圳將從多個維度持續推動AI和機器人產業發展。推動模力營等創新孵化器持續優化空間、算力、模型、資本等一站式服務,健全創新孵化器優化服務,解決空間難題;設立100億人工智能和機器人產業基金,聚焦人工智能的軟件、硬件、具身智能等方向,解決融資難題;完善人才政策,解決創業難題。在加速人形機器人產業發展方面,重點攻克「大腦」大模型、「小腦」運動控制、跨模態實時交互等關鍵技術,重點突破精密減速器、關節電機、力傳感器、電子皮膚、靈巧手等關鍵零部件,支持數據採集與測試驗證工作,提升產品軟實力與硬實力。
眾籌45億元挺訓力券等 下月起接受申報
深圳2025年還將多渠道籌集45億元資金,用於支持訓力券、模型券、語料券、場景補貼、科技研發等,為企業使用算力提供最高60%、最高1,000萬元的資助,預計3月起接受企業申報。
在場景應用和市場開拓方面,2025年深圳將按照「應開盡開」原則,向人工智能和機器人開放城市全域全時全場景,再開放100個應用場景,涵蓋市政環衞、應急救援、大模型輔助醫療、醫療康養等多個領域,全面開放技術研發、質量檢測、流水線組裝、物料搬運等生產場景,鼓勵製造業企業開放生產場景,加速AI賦能新型工業化。
能源等領域向民間資本推介2000多億元項目
此外,深圳還將加大向民間資本推介重大項目的力度,在2024年推介23個、總投資1,260億元重大項目的基礎上,2025年將在能源、交通和水利等重點領域,繼續向民間資本推介2,000多億元重大項目。
支持科創和人才政策要點(部分)
1. 推動全社會研發投入持續保持10%以上增長。
2. 提高對中小微企業科技創新的資助比例,向中小微企業、初創企業及青年創業者開放共享各類創新載體、科技基礎設施等。
3. 海納百川大力引才育才。出台創新創業青年人才政策,加力推出新一批人才評定、頂尖人才直認、重點產業緊缺崗位清單、人才褒獎激勵等系列新措施。
4. 實施鯤鵬青年創新創業合作計劃,最高的資助金額達到100萬元。
5. 高校應屆畢業生來深求職提供15天免費住宿。
6. 400家孵化器、眾創空間、科技園區等各類產業創新空間面積1,600萬平方米。
7. 科技重大專項「揭榜掛帥類」項目資助額度最高3,000萬元,論證類項目資助金額最高1億元。
8. 建設國際先進技術應用推進中心(深圳),概念驗證中心和中小試基地最高資助2,000萬元。
9. 優化重點實驗室政策,對市重點實驗室最高資助500萬元,對牽頭在深全國重點實驗室最高資助3,000萬元。
10. 多渠道募集45億元資金,專項用於訓力券、模型券、語料券、場景補貼、科技研發等,為初創企業使用算力提供最高60%、最高1,000萬元的資助。
11. 推動人形機器人產品在教育、家庭、醫療康養等服務領域及工業製造、安防巡檢、搶險救災等領域試點應用。
12. 對國際合作項目最高支持3,000萬元。
13. 探索實施「開源合夥人」支持計劃,打造科創開源之城。 整理:香港文匯報記者 郭若溪
數說深圳人工智能產業家底
1. 人工智能企業2,600餘家、獨角獸企業6家;機器人上市企業34家、獨角獸企業9家。
2. 騰訊混元、華為盤古位居通用大模型前列;思謀科技、晶泰科技、北科瑞聲、元象成為機器視覺、AI製藥、智能語音、3D視覺領域垂類模型「領頭羊」。
3. 7家企業入選摩根士丹利全球人形機器人上市公司百強名單,佔中國大陸上榜企業近1/4。
4. 設立100億人工智能和機器人產業基金,聚焦人工智能的軟件、硬件、具身智能等方向。
整理:香港文匯報記者 郭若溪
【話你知】何為「訓力券」「模型券」「語料券」補貼
訓力券、模型券、語料券補貼是深圳市為降低人工智能模型研發和訓練成本而推出的一系列激勵措施:
1. 訓力券:
補貼對象:主要面向租用智能算力開展大模型訓練的企業、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
目的:鼓勵更多企業和機構投入人工智能模型的研發和訓練,加速人工智能技術的創新和應用。
2. 模型券
補貼對象:主要面向採用先進算法模型進行服務、垂類模型(智能體)開發應用等的企業。
目的:鼓勵企業採用更先進、更高效的人工智能模型,提升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水平和市場競爭力。
3. 語料券
補貼對象:主要面向通過數據交易平台購買非關聯方語料進行大模型研發和應用的企業。
目的:推動數據要素市場的建設和發展,促進語料資源的開放共享和高效利用,為人工智能技術的研發和應用提供更加豐富、多樣的數據支持。
整理:香港文匯報記者 郭若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