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衝突3年 美歐分歧各提聯合國決議案 烏歐譴責俄決議今表決 美施壓烏撤回遭拒

●支持烏克蘭的民眾在美國華盛頓抗議。 法新社
●支持烏克蘭的民眾在美國華盛頓抗議。 法新社

  香港文匯報訊 俄烏衝突周一(2月24日)滿3年之際,聯合國定於當天召開大會,表決由烏克蘭及歐盟提出的俄烏衝突決議草案。《華盛頓郵報》報道,美國總統特朗普政府已施壓,要求烏撤回有關決議,美方更準備向聯合國安理會自行提出另一項決議草案,當中未有提及俄羅斯的責任,內容與烏歐提出的版本有分歧。

  路透社周日報道,烏克蘭和歐盟過去一個月與聯合國成員國就有關俄烏衝突的決議草案進行磋商,並定於周一舉行大會,就決議草案進行表決。烏歐的決議案呼籲緩和俄烏局勢,俄方須撤軍並盡早停止敵對行動,根據《聯合國憲章》和國際法和平解決爭端。其中把俄的行為形容為「侵略」,並重申烏對其全部領土擁有主權。

  美版本未譴責俄

  美國提出的決議案則較簡短,其中對俄烏衝突期間的傷亡表示哀悼,懇請雙方盡快結束衝突,並進一步敦促俄烏實現持久和平。草案內容沒有譴責俄烏雙方,亦沒有對烏領土完整作出任何承諾。有美國外交官周日透露,美國希望在聯合國大會前首先召開安理會會議,表決美方的決議案,此舉是針對烏克蘭與歐盟,原因是假如安理會15個成員國首先通過美國的草案,美俄將可以此為由,提出沒有必要再召開聯大表決烏歐的決議案。

  中國作為安理會本月輪值主席國,有權決定是否應美國要求,將安理會會議安排在聯合國大會前舉行。據報中方仍未對此作出決定。

  一些相關國家的官員和外交官稱,特朗普政府已呼籲烏撤回其決議 ,轉而希望以美國發起呼籲結束衝突的聲明代替。《華郵》稱,這項建議令烏方感到震驚,已拒絕撤回其決議。烏方並進行游說活動,總統澤連斯基和外長西比哈上周六在社媒上表示,他們已與荷蘭和英國同行進行交談,兩國均支持烏方立場。

  英擬宣布最大規模對俄制裁

  英國外相拉米周日稱,歐洲各國應加倍支援烏,他周一會宣布實施自2022年俄烏衝突爆發以來的最大規模對俄制裁,以削弱俄軍事力量和財政來源。他還說,英國將維持對烏的承諾,每年編列30億英鎊(約294.5億港元)軍援烏克蘭,並願意也將作好準備在需要時提供兵力,成為國際維和部隊一部分。

  特朗普上周六宣布,周二將與俄羅斯代表在沙特阿拉伯就烏克蘭問題舉行第二輪會談。俄羅斯副外長里亞布科夫周日亦證實,俄美周二會在利雅得舉行會談,將由各部門司局長級官員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