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灣五區」路跑 選手讚無感通關

●測試賽昨日舉行,運動員起跑。 香港文匯報記者胡永愛  攝
●測試賽昨日舉行,運動員起跑。 香港文匯報記者胡永愛 攝

●沿途市民的熱情歡呼聲讓跑手動力十足。香港文匯報記者黃艾力  攝
●沿途市民的熱情歡呼聲讓跑手動力十足。香港文匯報記者黃艾力 攝

●來自雲南的趙朝傳向記者展示智能手錶。 香港文匯報記者李薇  攝
●來自雲南的趙朝傳向記者展示智能手錶。 香港文匯報記者李薇 攝

全運會歷史上首個跨境馬拉松測試賽開跑 香港運動員讚全程「絲滑」
全運會歷史上首個跨境馬拉松測試賽開跑 香港運動員讚全程「絲滑」

  全運會馬拉松測試賽過程順暢 楊德強:為港與更多城市合辦體育賽事奠基

  2025深港馬拉松賽暨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田徑(馬拉松)測試賽昨日舉行,今次賽事一共有38名跑手參加,其中香港隊派出6名跑手參賽。主辦方此次採用「人臉識別+手環定位+計時計分」三重核驗防控機制,讓跑手們能夠無感智慧通關專注比賽。在親歷這場具備歷史意義的測試賽後,不少運動員大讚路線簡單、設置合理,沿途市民的熱情歡呼聲讓他們動力十足。全運會香港賽區統籌辦公室主任楊德強形容測試賽過程順暢,相關經驗除有助籌備全運會外,亦為香港將來與更多城市合辦體育賽事打下基礎。●香港文匯報記者 郭正謙、李薇、胡永愛

  繼去年11月的全運會公路單車測試賽後,全運會馬拉松測試賽昨日亦圓滿結束。今次賽事亦是自1992年、1993年及1997年後,深圳與香港再次合辦馬拉松賽事,比賽賽道全長42.195公里,其中香港段21.841公里,起點和終點均設於深圳灣體育中心,跑手經深圳灣口岸進入香港,再途經深圳灣公路大橋和港深西部公路高架橋,然後按相同路線通過深圳灣口岸返回終點。

  為配合賽事,旅客與車輛昨日凌晨2時起禁止進入深圳灣口岸,其間來往深圳灣口岸的本地公共交通服務亦暫停,到當日上午11點開始逐步恢復正常。

  今次測試賽設男、女子組,女子組賽事於上午7點出發,而男子組賽事則於上午7時30分出發,一共有38名跑手參加今次測試賽,其中港隊派出魏賡、尹焯熙、盧善達、司徒兆殷、黃美欣、譚嘉敏3男3女出戰。

  此次賽道設計獨特,串聯起深圳國家高新區、前海蛇口自貿片區、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深圳城市核心區以及香港自然生態區,形成了「一灣五區」的獨特路跑場景。

  司徒兆殷:忍不住張望風景

  前香港鐵人三項代表、運動員司徒兆殷在跑經深圳灣大橋時,就忍不住分心看了一眼周圍的景色。「以往都是坐車經過,這次是跑步經過,感受很特別,無法控制要四處張望一下風景。」

  港跑手:肯定內地工作人員專業服務

  香港跑手盧善達也認為路線在設計上十分簡單,就是一來一回,沒有太多彎道,比過往在香港舉行的馬拉松賽事更容易跑,「這是我第一次來內地跑馬拉松,深圳段因為是都市,路段十分平坦,氣氛也特別好,好多人為我們加油,跑起來十分開心。」

  盧善達對內地工作人員的專業服務也給予充分肯定,「未來我會考慮多來內地跑馬拉松。」

  過程順利 港賽段完成時間符預期

  全運會香港賽區統籌辦公室主任楊德強表示測試賽過程順利,香港賽段完成時間符合預期:「整個測試賽過程順利,女子組用了1小時52分完成香港段賽事,而男子組則用了1小時42分,所有跑手都在上午9時12分前離開香港賽段,用時跟我們事前預計差不多。」

  今次測試賽亦採用「人臉識別+手環定位+計時計分」三重核驗防控機制,參賽跑手亦需要預先向中國田徑總會報名,並出示身份證明文件及照片,比賽開始前亦需要再次核實身份,沿途亦會透過面容識別及定位等高科技追蹤跑手位置。今次賽事香港段出動過百位工作人員及義工協助,並有警車及救護車一路相隨,香港段沿途亦設有8個補給站,確保賽事高效運行之外亦能保障人員安全。

  楊德強表示,測試賽路線經過大量調研,很符合全運會賽事需要,而稍後仍會與相關政府部門及機構進行檢討,並諮詢跑手及專家意見後才會做決定最終路線:「見到香港段賽道無論闊度、彎度及斜度都很適合比賽,不過仍會在檢討和收集意見後才會決定全運會正賽時會否調節賽道。」

  由粵港澳三地合辦的第十五屆全運會首次設有跨境賽事,楊德強表示,公路單車及馬拉松均是今年全運會的特色項目,今次測試賽集中演練查驗通關、閉環管理和協同工作等環節,除了成為籌備全運會的寶貴經驗外,亦有助大灣區融合發展,為香港與其他城市合作舉辦更多體育賽事提供了基礎。

  男子組冠軍:兩地像石榴籽緊緊裹在一起

  來自內地雲南的趙朝傳以2小時17分17秒的成績獲得男子組冠軍後表示,2025深港馬拉松不僅是一場體育盛事,更是內地與香港加深友誼的橋樑。「大家就像石榴籽一樣緊緊裹在一起。」賽事給趙朝傳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他也用形象的比喻,描述了賽事以後兩地人民間不斷增強的情感紐帶。

  健兒跑後感

  1. 香港隊司徒兆殷:最近三周分別參加了渣打香港馬拉松、日本高知馬拉松和2025深港馬拉松,3個星期跑3場全馬,這次還能獲得第三名,我很滿意自己的成績,是意外之喜。

  2. 香港隊黃美欣:我也是一個月內跑足三場,下周的東京馬拉松是很早就報名了的,但因為這次的比賽很難得,我不想放棄。過關的時候我有特別張望一下,整體流程都很順暢。沿途很多人喊我名字為我打氣,感覺很特別。

  3. 香港隊尹焯熙:跨境跑很新鮮,能代表香港出賽也很特別。整體來說路線很好跑,比渣馬容易。最大難度在於深圳灣大橋上的風很大,有逆風也有側風。可能到全運會,天氣熱會更難跑一些。

  4. 廣東隊陳麗琴:作為運動員,我在跑步的時候是心無旁騖的,會更專注在技巧上面,但不可否認,經過深圳灣大橋的時候,我看了一眼海,真美。

  5. 雲南隊趙朝傳:本次測試賽感覺已經挺完美,就是某些賽道的拐彎位置比較窄,如果人多的話會擁擠。應對11月的全運會,我覺得坡度訓練是接下來的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