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美「科技閉關」無阻中國進步


白宮「投資政策備忘錄」既失龐大市場又失技術迭代機會 更加劇通脹損民生福祉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朱燁 北京報道)美東時間2月21日,白宮網站發布「美國第一」投資政策備忘錄,宣布將調整美投資政策,重點進一步限制與中國(包括內地與港澳)的雙向投資。商務部發言人於北京時間22日回應指出,美方做法泛化國家安全概念,具有歧視性,是典型的非市場做法,嚴重影響兩國企業正常經貿合作。專家對香港文匯報表示,美國對中國科技領域投資進行限制的做法無異於螳臂當車,單邊封鎖的保護主義行為不僅沒有保護作用,反而會適得其反。
延續上任策略抬高科技壁壘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研究員劉英對香港文匯報表示,特朗普此次發布的「美國第一」投資政策備忘錄實際上是對上個任期 「小院高牆」策略的延續,重點是對中國到美國投資所謂的關鍵技術和關鍵基礎設施等領域加強管控,是試圖抬高科技壁壘,「這是一種赤裸裸的保護主義、單邊主義、孤立主義的行為」。美國希望通過限制中國發展,試圖人為阻擋中國科技發展,來保證「美國第一」的地位,但實際上,此舉對中國相關產業的發展影響並不會如特朗普政府預期的那樣大。
專家:「小院高牆」無意義
美國諮詢研究榮鼎集團(Rhodium)的數據顯示,中國對美國的年度投資額已從2016年的460億美元下降到2022年的不到50億美元。劉英認為,美國對華的這種限制,實際上已經出現了邊際遞減。在中國對美投資的興趣和數字大幅下降的情況下,美國繼續壘高「小院高牆」的實質性意義並不大了。
美家庭年均損失1500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的備忘錄同時也對美國對華投資提出了限制。劉英認為,這將給美國科技企業雙重損失:既失去中國龐大市場帶來的應用場景和數據資源,又錯失技術迭代的寶貴機會。以芯片和AI領域為例,中國市場的多樣性和大規模,本是推動技術升級的重要動力,而美國的限制政策如同「科技閉關」,不僅違背正常的市場規律,更將加劇其國內的通脹壓力。她提到,此前加徵關稅已使美國家庭年均損失1,500美元左右,科技封鎖將進一步削弱和降低美國民眾的民生福祉。
無阻國際投資合作步伐
劉英強調,美國泛化國家安全、將經濟問題政治化的操作,儘管短期內會加強審查對其國內產業形成保護,但與全球化大勢背道而馳,後續趨勢肯定不會如美國所願,定無法阻擋國際投資合作的步伐。此種做法不僅不現實,還會阻礙全球經濟科技的共同進步,呼籲美方盡早放下成見,秉持開放、合作的態度,共同推動科技的發展,為人類社會的進步貢獻力量。
中國商務部發言人也指,中方敦促美方遵守國際投資貿易規則,尊重市場經濟規律,停止將經貿問題政治化、武器化。中方將密切關注美方動向,並採取必要手段捍衛自身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