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視關愛隊績效 攜手探索新服務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康敬)為期兩年的關愛隊服務協議,將在今年第四季陸續到期。香港特區政府民政事務總署署長杜潔麗日前在接受香港文匯報專訪時表示,正陸續檢視關愛隊過去工作,認為關愛隊做服務貼地,讓人安心、窩心,還會與關愛隊一起探索新模式,用好政府對關愛隊的恒常化撥款,務求令服務做得更好、更貼近各區的市民所需。
杜潔麗2月3日履新首日就落區探訪觀塘順天邨的兩戶長者家庭,「當刻就見到關愛隊成員與長者很熟悉,可見平時一直有關心、照顧長者。」
她又讚許關愛隊除了家訪外,還會關注一些細微且貼心的長者所需,如剪頭髮、量血壓,服務亦有創意。
鼓勵分享好模式供借鏡
面對坊間有聲音質疑關愛隊的價值,杜潔麗形容關愛隊的工作是「點點滴滴」,很多(民生)事情難以預知,雖然特區政府多年以來是有不同的政策局、崗位、服務,但公務員或是社福機構也難以做到隨時幫有需要的市民修理櫃門、剪頭髮、剪腳甲等,故一些服務會有空檔,而面對突發事件時,長者可能難以下樓買東西,又看不了醫生,關愛隊都會幫手,令家有長者的年輕一代外出工作時也可安心。
今屆特區政府施政,講求突破創新,杜潔麗對關愛隊的未來規劃也是同樣的想法。關愛隊在下一輪服務開展期間,如何用好政府恒常化的關愛隊撥款,令服務更加貼心,都是她及團隊與關愛隊會重點着手去做的,探索一些新服務、新模式。「對關愛隊的檢視已展開,各區的服務對象和環境有所不同,也會面臨不同需要,但其中一項重點工作是,鼓勵不同隊伍分享好的服務模式,讓其他隊伍都能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