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前瞻之大國博弈】美打壓危中有機 中國應對籌碼增


【編者按】2025年全國兩會召開在即,將成為外界觀察中國內政外交、國計民生的重要窗口。今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為下個五年規劃謀篇布局之年,同時中國還要面對不少新風險、新挑戰,需要各界凝聚共識、團結應對。香港文匯報從今日起啟動兩會專題報道,首先推出「兩會前瞻」系列,聚焦今次兩會議題,邀請代表委員、專家學者暢談熱點,建言獻策,敬請垂注。
當前國際局勢變亂交織,地緣衝突延宕不斷,貿易保護主義愈演愈烈,世界分裂對抗風險加劇,大國博弈風高浪急。展望2025年,中國外部環境不穩定不確定因素顯著上升,成為影響中國經濟社會發展首要外因。對此中國外交該如何「排兵布陣」,無疑將是下月召開的全國兩會上的重要話題。專家指出,中國外部環境戰略機遇仍大於風險挑戰,其中最大的不確定性來自於美國對華政策變化,面對美國可能進一步打壓的風險,中國手中有更多籌碼,並要加快自主創新,化外部壓力為內生動力。 ●香港文匯報記者 葛沖、馬靜 北京報道
「從全球來看,地緣政治的風險都在升高,這將對全球經濟產生重要影響。今年全球一大重要政治變化就是特朗普再次入主白宮。」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北京大學國際政治經濟研究中心主任王勇向香港文匯報指出,特朗普的政策具有高度不確定性,其奉行的「美國優先」極具貿易保護主義色彩,這些都將給世界格局和全球經濟帶來巨大衝擊,由於中國是「美國優先」這一競爭性戰略的主要針對對象之一,中美關係預料也會因此受到很大負面影響。
美或再提高關稅 對華搞全面競爭
今年1月20日,特朗普時隔四年再度就任美國總統,開啟了「特朗普2.0模式」,其上任後不久,美國即接連退出世界衞生組織、《巴黎協定》、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等國際組織,並陸續公布多項加徵關稅措施,宣稱最快可能在4月初開始對所有貿易夥伴徵收「對等關稅」。外界普遍擔憂,特朗普執政下的美國將會越來越趨向推行單邊主義政策,這將導致全球保護主義上升,大國博弈加劇,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
特朗普上台短短數周時間,便下令對華輸美產品加徵10%的關稅,中方作為回擊也宣布對原產於美國的煤炭、液化天然氣等產品加徵10%至15%的關稅。王勇判斷,接下來美國可能還會進一步提高對中國輸美產品的關稅,中國對第三方的出口和投資也將會受到一定程度影響,這將會給中國經濟增長前景帶來一些衝擊。
除了對華發起關稅戰,特朗普政府還在共建「一帶一路」和巴拿馬運河等問題上不斷對華施壓發難。面對美國咄咄逼人的架勢,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外交部長王毅日前在出席慕尼黑安全會議時警告,如果美方執意打壓中國、遏制中國,中方必將奉陪到底,必將堅定回擊美方的單邊霸凌行徑。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金燦榮也向香港文匯報分析,特朗普第二任期可能會對華搞全面競爭。「目前來看,特朗普政府主要有兩個打壓中國的手段:一是搞關稅戰、貿易戰;二是產業戰,要組建將中國排除在外的產業鏈。」
中國要加大開放 掌握更多主動權
「事實上,中美經濟間的相互依賴關係,很難在短時間之內發生變化。」不過,王勇指出,中國同時面臨着一些重要機遇。與八年前相比,中國現在更加強大,對美國市場的依賴度大為降低,中國應對美國關稅和經濟打壓有更多籌碼。美國的壓力也加快了中國的自主創新,中國在人工智能、半導體等方面都取得了長足進步。
金燦榮也指出,中國硬軟實力都在上升,產業技術、軍事裝備進步飛速,文化產業也突飛猛進。外部局勢確實複雜,但亂中也有機遇,且機遇大於挑戰。「中國市場這麼大,新質生產力發展這麼快,機遇和基礎都非常好。」
金燦榮認為,下一步關鍵在於提振國內經濟和民眾信心,提升地方政府、基層幹部、企業家的積極性。雖然特朗普來勢洶洶,但面對壓力中國只需保持淡定和穩定,頂過衝擊後便能掌握更多主動權。
王勇也提出,中國要繼續堅持全球化的正確方向,堅持改革開放,加大開放力度,這樣中國在中美不確定時會有更大機遇。
今年中國外交熱點展望
●促進大國協調和良性互動,力爭中美關係穩定、健康、可持續發展,夯實中俄新時代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引領中歐關係沿着獨立自主、相互成就、造福世界的方向穩步向前。
●踐行中國特色熱點問題解決之道,為烏克蘭危機、巴以衝突以及朝鮮半島、緬甸等熱點問題的政治解決繼續發揮建設性作用。
●堅定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加快亞太自貿區建設。辦好博鰲亞洲論壇、夏季達沃斯論壇、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
●辦好上海合作組織「中國年」。支持巴西舉辦金磚峰會和氣候變化大會,支持南非舉辦二十國集團峰會。
●支持舉辦第二屆中國—中亞峰會,推動中國—東盟自貿區3.0版升級協定書簽署實施。推動落實中非攜手推進現代化十大夥伴行動,加快構建中阿五大合作格局。
●推動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八項行動落地見效,統籌推進重大標誌性工程和「小而美」民生項目建設。
●將隆重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弘揚正確歷史觀,堅持真正的多邊主義,堅定維護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體系。
●香港文匯報記者據公開資料整理
數看2024年外交亮點
●持續優化外國人來華政策,對38國實施單方面免簽,54國實行過境免簽。
●中美舉行兩輪戰略溝通和五次金融、經濟工作組會議,續簽兩國政府科學技術合作協定,近1.5萬名美國青少年通過「5年5萬」項目來華。
●目前已有82個國家加入「全球發展倡議之友小組」,119個國家和國際組織支持全球安全倡議。
●一年來從國外高風險地區累計平安撤回1萬多位同胞,僅用48小時就打通黎巴嫩撤僑「萬里歸途」,全年處理領保求助案件5萬多宗,遣返電騙網賭疑犯3,000多人。
●堅持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全面放開製造業准入,給予所有建交的最不發達國家100%稅目產品零關稅待遇。
●中歐班列累計開行突破10萬列,155個國家加入共建「一帶一路」合作大家庭,2024年中國同共建國家貿易逆勢增長6.4%。
●香港文匯報記者據公開資料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