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企創新破「圍剿」 港「內聯外通」助突圍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蔡競文)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新備忘錄,計劃進一步限制對中國特定科技領域的投資,包括芯片、人工智能、生物技術等,還要求科學技術政策辦公室定期審查,意在進一步打壓中國高科技產業的崛起。分析認為,這無疑會影響中國科創企業融資、業務拓展及上市企業估值等,但機遇與挑戰並存。面對外部壓力,中國企業將不斷加強自主研發和創新能力,突破美方的「圍剿」,香港也能抓住機遇,發揮「一國兩制」、國際金融中心、創科中心等獨特優勢,加強「內聯外通」,助力中國科企突圍。
外界打壓催生「國產替代」
金利豐證券研究部執行董事黃德几對香港文匯報分析指出,中美在科技、貿易等方面的博弈已經是常態,惟有見招拆招、靈活應對才可佔據有利地位。
他認為,近年美國政府對中國高科技的打壓不斷升級,尤其在芯片的出口管制及投資限制方面,企圖借封鎖芯片技術以遏制中國在多個關鍵技術領域的進步。但美方事與願違,反而激發了中國企業的自主研發和創新能力,催生更多「國產替代」的出現及進步。如近期火爆全球的DeepSeek,只需要花費其他優秀大模型一小部分的成本,即可獲得先進的成果。另如宇樹科技在人形機器人、機器狗等領域的技術領先全球,他們都是在美國的技術封鎖下,靠自己的研發、創新突圍的。故此,相信美國的新一輪技術限制,只會更加激發中企的自主研發和創新。而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香港,也能從融資、業務拓展及上市等方面提供幫助。
昨日內媒報道稱,DeepSeek已於本月5日在香港正式註冊成立兩家企業,形容任何內地企業布局香港,都是國際化戰略的第一步,又稱讚香港AI發展環境優越、具備一流競爭力,相信是吸引DeepSeek來港投資的原因之一,有利香港與內地城市攜手開拓海內外市場。
港可提供國際化應用場景
香港近年大力投資創科,在金融科技、人工智能等新賽道已取得一定的成績,香港的大學也有着很強的科研實力,香港同時擁有成熟的國際商業經驗,可協同中企進行科研研究,提供國際化的應用場景,也可為中企出海提供便利,亦是海外企業進軍內地市場的橋頭堡。投資推廣署署長劉凱旋近日訪問日韓時就大力推介香港「內聯外通」優勢。她指出,香港地理位置優越,是聯繫內地與世界各地的主要橋樑,配合豐富的資源發展、人工智能、生命科學和其他創新產業,是日韓公司和企業家在區內拓展業務的理想據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