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解讀】科技孤立無意義 開放開源成潮流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研究員劉英表示,此次白宮發布的投資政策備忘錄中 ,對中方重點限制的領域,主要源自2020年《中美科技競爭評估報告》中列出的中國領先領域:量子信息、人工智能、新能源、新能源汽車等十大行業。備忘錄本質是通過投資審查、國家安全等名義,在先進科技領域人為製造差距,維持美國領先地位。
劉英認為,近年來中國自主研發能力不斷提升,尤其在算力硬件條件受到美國出口管制而受限的情況下,通過算法優化等方法實現了重大突破,比如春節期間火爆出圈的DeepSeek,就以低投入低成本短時間高效能地實現了對OpenAI的追趕甚至趕超。「可貴的是,中國在AI領域堅持開源協作,DeepSeek開發出大模型免費向全球開源,這種開放的思想、開源的做法,正推動形成新的AI創新生態。世界的科技潮流是奔騰向前的,任何國家的孤立主義都無法阻擋技術進步的洪流。」
劉英指出,美國對中國在科技領域投資進行限制的做法,實際上是螳臂當車,沒有意義。中國的崛起,特別是在科技創新、產業創新生態方面的發展,得到各國認可。「科學家是有國界的,但是科技是無國界的。人類的知識和技術必須相互共享、不斷迭代,科技的進步應該是全球性的,更何況科技進步需要應用場景的多樣化驅動,單邊封鎖只會適得其反。」
●香港文匯報記者 朱燁 北京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