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手建言:跟拍車勿太近運動員

●四名港隊代表。 香港文匯報記者李薇  攝
●四名港隊代表。 香港文匯報記者李薇 攝

●司徒兆殷獲得女子組第三名。香港文匯報記者李薇  攝
●司徒兆殷獲得女子組第三名。香港文匯報記者李薇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李薇、胡永愛)本次賽事在口岸通關環節,創新採用了「人臉識別+手環定位+計時計分」三重核驗防控機制,實現了人、車、物「零延時、零接觸、零等待」的口岸無感智慧通關。這一創新舉措大大提高了通關效率,保障了參賽選手能夠快速進入比賽狀態,也為未來跨境體育賽事的通關查驗和管控模式提供了有益借鑒。

  香港跑手司徒兆殷指,平時通關都是在櫃枱驗證,這次用定位手錶和人臉識別就能通過了,「感受上很特別。」來自深圳的周方說,佩戴高科技手環,過關全程只用了一兩分鐘,無須其他繁瑣手續,十分方便。

  還有來自香港的魏賡,他用3個詞形容本次比賽感受:特別、難忘、幸運。「第一次在深港兩地使用無感通關,非常特別。測試賽的參賽者並不多。在這種情況下在風中奔跑,積累了很多難忘的經驗。能夠成為本次深港馬拉松比賽的香港代表之一,我感到十分榮幸。」

  不過,司徒兆殷對跟拍車的尾氣排放也提出一些建議。「因為我跑在比較靠前位置,前面有兩輛私家車和兩輛警用機車,上面有媒體在進行跟拍。全程免不了排放廢氣,對我的呼吸來說有些辛苦。」

  她建議正式比賽時,這些跟拍車可以距離運動員更遠一些。「如果後面我有機會參加全運會,我都很希望能參加全馬比賽,但更期待代表香港參加三鐵,一生之中可以在全運會裏參加3大運動,是很特別的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