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諮會:規管網約車冀訂中短長期方案

【大公報訊】記者陳劍報道:香港的士與網約「白牌車」的矛盾近期達到白熱化。交通諮詢委員會及運輸署日前與的士業界及網約車平台代表見面,聽取各方對規管網約車意見。交諮會主席張仁良昨日(23日)在電台節目表示,期望從不同持份者的意見中,找出共通點及平衡點,今年內訂出中短長期方案,為香港社會提供有質素、優質的點對點乘車服務。
張仁良表示,網約車平台問題已討論多年,自從網約平台早前加入市場增加競爭,的士行業的生意亦因經濟挑戰被分薄,現時是時候再研究,如何監管平台,做到合法合規。
交諮會日前與多個的士團體及網約車平台的代表見面,聽取各方對規管網約車的意見,張仁良形容過程相當順利,聽到許多不同意見,但仍有不少團體未有出席。他說,的士團體已有共識,希望各方能良好溝通,即使共通點不多但一定會有,可以作為基本元素,訂出中短長方案。
冀的士車隊減少投訴個案
的士服務質素近年常引起爭議,以致部分市民寧願光顧網約車平台,張仁良亦分享了一次感覺不好的體驗。他指十多年前曾於火炭搭的士,上車後嗅到車內有很大煙味,懷疑是司機見到有客人才立即扔掉煙頭,並關窗開冷氣。
他說,有朋友亦指最近搭的士時,曾遇司機一邊開車,一邊用手機打機,認為屬危險動作。他又認為,香港有很多好的的士司機,但業界仍需提升服務水準。
政府早前推出多項措施提升的士服務質素,包括的士車隊、的士司機違例記分制度等。張仁良表示,交諮會每3個月會發表交通投訴報告,觀察到涉及的士的投訴個案暫時未有減少,期望未來落實車隊等措施後,有助減少投訴個案。他舉例指,澳門及深圳在要求的士安裝車內鏡頭後,投訴個案大減九成,盼未來香港的士服務質素可逐漸達至市民期望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