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運檢閱/跑手點讚深港馬拉松 「無感通關」助提升狀態

  左圖:全運會馬拉松測試賽昨在深港兩地進行。\大公報記者何嘉駿攝;右圖:運動員在深圳灣大橋上比賽。\新華社
  左圖:全運會馬拉松測試賽昨在深港兩地進行。\大公報記者何嘉駿攝;右圖:運動員在深圳灣大橋上比賽。\新華社

  23日上午,深圳灣體育中心開啟了全運會歷史上首個跨境馬拉松測試賽─2025深港馬拉松賽暨第15屆全國運動會田徑(馬拉松)測試賽。本次賽事共有38名運動員參賽,包括男子22人及女子16人。香港隊派出3男3女跑手魏賡、尹焯熙、盧善達、司徒兆殷、黃美欣及譚嘉敏參賽。在親歷這場具備歷史意義的測試賽後,不少運動員大讚路線簡單、設置合理,沿途市民的熱情歡呼聲讓他們動力十足。「無感通關也準備得很充足,與平時跑馬(馬拉松)沒有什麼兩樣,全程很絲滑。」在賽事中以2小時47分20秒位列女子組季軍的司徒兆殷說。\大公報記者 李薇、胡永愛

  賽事起點及終點設在深圳灣體育中心,經由深圳灣口岸,通過深圳灣大橋進入香港,由港深西部公路後返回深圳,途經深圳南山區、前海自貿區和香港元朗區。

  前香港三項鐵人運動員司徒兆殷在跑經深圳灣大橋時,忍不住分心看了一眼周圍的景色,她說:「以往都是坐車經過,這次是跑步經過,感受很特別,無法控制要四處張望一下風景。」

  採用「人臉識別+手環定位+計時計分」

  廣東跑手陳麗琴雖然在比賽中一馬當先,遠遠拋離其他選手,最終以2小時44分44秒取得冠軍,但她對自己的賽績仍然不是特別滿意,「大橋上風太大了,今(23日)天就像是一節高強度訓練課。給我的啟發就是,接下來為全運會備戰時要多做一些阻力訓練。」

  本次賽事在口岸通關環節,創新採用了「人臉識別+手環定位+計時計分」三重核驗防控機制,實現了人、車、物「零延時、零接觸、零等待」的口岸無感智慧通關。這一創新舉措大大提高了通關效率,保障了參賽選手能夠快速進入比賽狀態,也為未來跨境體育賽事的通關查驗和管控模式提供了有益借鑒。

  司徒兆殷指平時通關都是在櫃枱驗證,這次用定位手錶和人臉識別就能通過了,「感受上很特別。」另一港隊跑手周賡則用3個詞形容本次比賽感受:特別、難忘、幸運,「第一次在深港兩地使用無感通關,非常特別。」

  雲南跑手趙朝傳以2小時17分17秒的成績獲得男子組冠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