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牌手記/港股阻力位二萬五 宜分段獲利\沈 金

上周港股走勢極其凌厲,第六周連升,六周漲4413點,累升23%,亦是2022年2月23日收報23660點之後最高的收市指數。
為了猜測今個大升浪可能到什麼水平,我翻閱了2022年港股升降資料,該年恒指的「頂」在2月10日,為24924點,中段高點則是25050點。從按圖索驥得出的結論,就是港股下一目標或是阻力位,應在25000左右水平,跟現指數有1500點之遙。
還有一個發現,就是港股首季偏好的機率較高,例如2022年2月見頂,其次是第四季度,例如2024年的頂就在10月。
上升板塊不夠全面 注意風險
鑒於今個大升浪,純由科技股帶動,與經濟是否好轉未拉上關係,故屬於「預支未來」──即預計人工智能的崛起可以帶動實體經濟大翻身,亦預期人工智能同實體經濟的融合產生新動力,引領經濟向前邁進。
當然,這個預期還未實現,但股市是走在前面的,其一升再升已預告上述的成果可以出現。所以今次股市上升,仍然有相當的基礎,不是虛無的炒作。
然而,我也要指出,今次升浪有別於以往的牛市,以前的牛市是惠及大部分板塊,屬「雨露均霑」,但今次升浪受惠股種較前少得多,說明真正的經濟改善還未兌現。明乎此,大家在熱情地擁抱人工智能板塊的同時,還要有風險意識,這樣子的急漲,不可能永遠和持久。這也是我頭牌開始分段獲利的原因。現在要看的是:回吐的力量與遲來的投資者比拼,究竟誰的實力更大。
績優股穩陣之選
大家在提高風險意識的同時,亦要關注業績公布期內各上市公司的表現。股價升落很重要的一個因素是公司業績、派息及前景,三者俱佳,就是優質股,值得持有。例如幾次升浪,都是由大公司公布業績超預期而帶動,包括已公布的騰訊、滙控和阿里巴巴。所以大家在興奮之餘,也要花時間研讀公司的業績公布,以判定這家公司是否值得投資。順帶一提,我的愛股之一的小米(01810)將於本周三公布業績,能否如同其前輩那樣再掀新升浪,且拭目以待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