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 慶/北碚濱江公園藏着「大公報」號?

銀灰色的滑翔機模型矗立在北碚濱江公園,雕刻着「大公報號與TAKUNGPAO」等中英文字樣的機翼與尾翼泛着溫潤的光澤,它記載着中國滑翔運動的那段特殊歷史。金屬質感的滑翔機彷彿下一秒就要振翅高飛,機身上斑駁的銀灰像歲月留下的印記,又像戰火薰染的痕跡。公園裏,很多老人在排練集體舞,小孩在一旁嬉戲奔跑,滑翔機雕塑顯得格外肅穆,它不僅是一件紀念品,更是一顆飛翔的「種子」,承載着抗戰年代人們對自由的嚮往。
從一段網絡視頻得知,北碚濱江公園內竟然有一架刻着「大公報」號字句的滑翔機雕塑,記者於是跑到這裏看看雕塑的真身,並向北碚博物館的專家探究這架「大公報」號的來歷。
紀念對中國滑翔運動啟蒙
北碚博物館文史專家龍世和介紹,北碚的滑翔運動在中國滑翔運動史上佔有重要地位,「大公報」號對中國滑翔運動的開展具有啟蒙作用,因此北碚滑翔機模型雕刻着「大公報」號,以此紀念對滑翔運動的啟蒙,對中國近代滑翔機發展及抗戰的推動。
重慶能源天府礦業公司負責宣傳的退休職工石廷榮介紹,北碚濱江公園在抗戰時期是大河壩,也是當時滑翔機的着陸點,因此把仿製滑翔機模型設於此。
北碚為中國滑翔運動史上開創了首次實施滑翔機雙座飛行,首次高山高級滑翔機試飛,首次夜間滑翔機飛行,首次進行水陸兩用滑翔機的試飛表演,並成功降落於嘉陵江水面等多個紀錄。為進行高級滑翔訓練,北碚滑翔站又選址北碚嘉陵江對岸的飛蛾山,修建了一座高級滑翔台。\大公報記者 韓毅重慶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