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召開前偷步尋寶 料出台支持經濟政策


開展「AI+」行動 促「新質生產力」發展
國家大力支持發展民營經濟,發改委、工信部等多個部門已表明,今年將出台多項舉措,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目前市場關注全國兩會會議下月在北京召開,分析料可能披露更多刺激消費細節,以助企業釋放更大發展潛能,投資者可以在會議舉行前,在「兩會概念股」尋寶。
全國兩會將於3月4日和5日在北京開幕。高盛發表報告指,預計兩會將披露更多支持經濟政策細節,並料將面對高科技製造業、房地產行業及民營企業仍將維持支持態度。
高盛估計,內地傾向對加徵關稅採取「被動應對」、而非「預先主動行動」策略,意味2025年預算數字大幅超出預期的可能性不大;不過,若經濟增長阻力顯著增強,今年稍後有機會額外推出刺激措施。
該行表示,投資者高度關注提振消費、實現通脹正常化、穩定房地產市場、推進人工智能(AI)相關投資與應用等政策的具體細節,這些有望在政府工作報告及專題記者會上得到進一步闡釋。
智易東方證券行政總裁藺常念表示,市場預期中央政府工作報告,將重點提出開展「AI+」行動,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AI領域的核心在於利用程式指令進行自動化、智能化,涵蓋多個子環節,包括能運行智能模式的AI芯片、底層技術建設及技術應用,範圍更為廣泛。
中資股升浪或更鞏固
摩根士丹利指出,該行最近與全球投資者對話中可見,他們正重新審視投資中國的可行性,由近月僅僅因為對中國政府刺激措施而投機買賣,轉向更關注基本面投資,若市場朝這方向發展,中資股升浪將變得更加鞏固。
大摩提到,預期有15家企業直接受惠AI發展。當中,在港股包括:騰訊(0700)、百度集團(9888)、美圖(1357)、阿里巴巴(9988)、小米集團(1810)、聯想集團(0992),以及萬國數據(9698)。
此外,花旗指出,該行近期與內地不同部門官員會晤,據其了解,預期兩會有五大重點,包括一,促進本土消費;二,抑制過剩產能;三,加速並深化新產品開發;四,推動國企結構性改革;五,放寬政策,推動旅遊業。
宜採取槓鈴投資策略
以此推算兩會帶來的催化劑,花旗投資偏好分別是:一,受美國加徵關稅的不確定性因素影響,該行偏好本土多於出口股;二,考慮到內地經濟轉型,優先投資服務業,而非商品行業;三,預期內地再減息0.5厘,另料美國放慢減息步伐,故偏好A股多於H股。
花旗建議採取槓鈴投資策略(barbell strategy),即在投資組合中同時配置低風險和高風險的資產,實現穩定增長和潛在高報酬的雙重目標。一方面「增持」科技、交通運輸及互聯網股,主要是可受惠於盈利增長、政策推動及互聯網成本下降帶來的潛在上升空間;同時看好寬鬆貨幣政策環境下A股高息股的走勢,故將招商銀行(3968)及中國平安(2318) 加入A股最值得買入名單。
於H股首選名單中,花旗加入小米及友邦保險(1299),並保留騰訊、ASMPT(0522)、攜程集團(9961)、比亞迪股份(1211)及海爾智家(6690)。
內銀及中資券商應受益
里昂亦預期,A股將維持升勢直至3月兩會舉行,並認為高收益股票將成為新資金流入的主要得益者,其中,內地銀行及中資券商股應會受益。該行首選工商銀行(1398)及建設銀行(0939)
該行預計,每年來自保險公司流入A股的資金介乎1,350億元至1,500億元人民幣。雖然該幅度可能沒有市場預期那麼大,但中央政策方向令人鼓舞。第三階段共同基金費用削減或會在今年推出,但該行認為負面影響在於價格,對經紀商盈利影響較小。該行亦看好內地券商股,包括中國銀河(6881)及廣發証券(17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