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分析/國產大模型的融資「暗戰」\李靈修

  近期有關DeepSeek對外募資的傳聞不絕於耳,但一再被公司官方否認。為何DeepSeek在明顯算力不足的情況下,仍然拒絕外界旺盛的投資請求?這背後或許與數字基建的排他性有關。

  隨着用戶訪問量的激增,DeepSeek頻繁出現宕機問題。雖然公司在預訓練階段對算力消耗進行了優化,但在海量的推理需求面前,自身的算力資源顯得捉襟見肘。這也是為什麼,上述傳聞給出的融資理由都指向,DeepSeek正考慮租用東南亞數據中心,以獲取更多的英偉達(Nvidia)高性能芯片。

  那麼,DeepSeek是否能在內地尋求算力支持呢?事實上,接受互聯網大廠的投資也是一條現成路徑。由於幾間龍頭公司都擁有強大的雲計算實力,通常會以算力支付的方式實現入股。

  自去年以來,阿里巴巴(09988)就先後投資了MiniMax、月之暗面、零一萬物、智譜AI及百川智能五家大模型獨角獸企業。據媒體報道,阿里投資月之暗面(Kimi大模型母公司)的8億美元,其中的近一半份額是以雲積分支付的。雲積分是一種可用以兌換阿里雲的產品、服務或優惠券等福利的獎勵機制。

  然而,DeepSeek若接受某間科網巨頭的支持,很可能會影響到當下快速擴張的勢頭,也成為公司融資進程的最主要顧慮,這是因為基礎大模型具有極強的排他性。即便開源模型可以本地化部署,使得接入服務的企業毋須將數據上傳到公有雲,但開發者留有算法後門的風險依然存在。要知道,數據屬於企業的核心資產,安全性是首當其衝的考量。

  DeepSeek保持技術中立

  即是說,DeepSeek如果接受阿里系的投資,就做不了騰訊系的生意;接受騰訊系的投資,就做不了阿里系的生意。保持技術中立,對於現階段的DeepSeek來說至關重要。現在來看,阿里、騰訊(00700)、百度(09888)都已接入DeepSeek。上周四(20日),百度搜索已上線DeepSeek功能並提供聯網服務,其中PC端開放僅一小時就有超千萬人使用。在此之前,阿里的通義千問與騰訊的微信平台都已接入DeepSeek。

  按照這一趨勢,DeepSeek很快會在市佔率上取得絕對優勢,並通過服務黏性建立起行業的統治地位。對追趕者來說,咬牙堅持不融資的DeepSeek才是最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