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議深港共建數據特區 善用優勢互補

●楊德斌相信數據將驅動數字經濟的未來,建議政府可在河套建立數據特區。 資料圖片
●楊德斌相信數據將驅動數字經濟的未來,建議政府可在河套建立數據特區。 資料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馬翠媚)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去年公布《2024年全球創新指數》百強科技集群,其中「深圳—香港—廣州」集群連續5年蟬聯全球第2位,反映大灣區在全球創科領域的領先地位。香港近年積極推動創科發展及「新型工業化」,發展以新技術及智能生產為基礎。大灣區內「9+2」城市正共同打造更完善、更具全球競爭力的創科產業鏈,而深港在創新科技領域的合作不僅限於科研和產業協同,推動一群在香港和深圳同時開展業務的公司快速成長,這些企業充分利用兩地的優勢資源,形成獨特的商業模式和發展路徑。

  兩地布局發展科技經濟

  數睿科技國際主要打造「規劃、建設管理與服務」全球城市的智慧平台,提供「智慧園區、智慧文旅、智慧統計」等解決方案,並由多位智慧城市及大數據科學專家作為顧問的科技公司。曾任政府資訊科技總監的楊德斌在2018年離職後創立數睿科技國際,他的公司正正是融合深港合作經驗的「代表作」,近年在深圳等大灣區城市的急速發展下,他對深港合作的感受尤深。數睿科技採用雙城布局,總部設在香港,研發中心則落戶深圳前海,彼此皆有不同「任務」,香港團隊專注於國際化需求,例如UI設計和用戶體驗的優化,而深圳團隊則專注解決行業難題。

  楊德斌早前受訪時表示,公司在香港與深圳之間實現國際化市場與技術研發的雙向聯動,展現兩地協作的巨大潛力,而按他以往豐富的經驗作出預判,數碼經濟將是深港合作的下一個重要突破口。他又形容,深港各具優勢並相輔相成,其中深圳擔當創新的引擎,香港則是作為國際化的窗口,雙城通過產業互補、區域聯動和數據經濟,打造全球最強的科技和經濟引擎。

  作為跨境興業的「過來人」,楊德斌建議政府可在河套建立數據特區,將香港的國際數據資源與深圳的技術能力深度結合,以打造全球領先的數據經濟中心。他相信通過政策創新與技術協作,有望突破數據保護與跨境流通的障礙,釋放數碼經濟的巨大潛力。他亦相信數據將驅動數字經濟的未來,看好深港合作可以成為這一領域的先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