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式養生興起 茶飲賽道潛力大

作為食補的一種,養生茶飲是中醫夜市幾乎標配的攤位:鮮人參、桑葚子、覆盆子煮製的元氣茶可以補氣血抗氧化,胎菊、金銀花、蒲公英葉等熬成去肝火、解鬱結的茶,茯苓、淡竹葉、梔子、橙片等煮成的涼爽茶可以消痘祛濕、清熱降火……陳先生和朋友在中醫夜市逛了一圈後,已經人手一杯養生茶飲,他們表示這清爽甘甜的味道比想像中更適口,和「中藥味」很不一樣。實際上,在新中式養生潮流中,養生茶飲市場已有爆發之勢。京東消費及產業發展研究院發布的《夏日水飲消費觀察》顯示,薏米水、山藥水、桂圓水等中式養生水熱度攀升迅速。艾媒諮詢報告顯示,2023年中國養生茶飲市場規模為411.6億元(人民幣,下同),預計2028年將突破千億元。
根植於傳統文化中的中醫養生文化帶動了養生茶飲的增長,近年來,以中藥、養生為標籤的茶飲賽道發展迅速,一批主打藥食同源、滋補燉品的品牌擠進市場,還有老字號中醫館跨界開店賣茶飲,憑借奇特口感、養生價值吸引了不少客流,相關的垂類茶飲品牌也已發展出20餘個。這些茶飲精準抓住年輕市場的需求痛點,如補氣、養顏、瘦身、祛濕等,推出熬夜水、人參水、青汁、刮油水、中藥奶茶咖啡等各式產品,一度成為社交網絡上年輕人爭相打卡嘗鮮的新熱點。
一些知名的傳統中醫藥品牌也紛紛借勢推出自己的茶飲品牌,如北京同仁堂的「知嘛健康」、上海童涵春堂的「二十四節氣茶」、廣東一方製藥的「一方四季本草輕養茶」品牌、江蘇百黎堂「陸藜·開了個方子」等,都在衝擊養生茶飲千億市場中的爆款。隨着越來越多消費者追求健康生活、投入健康消費,「新中式養生」被認為具有較大發展潛力,中醫藥文化活化發展仍有廣闊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