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記爭取優化灣區執業資格互認機制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黃子晉)民建聯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和全國政協委員計劃在下月舉行的全國兩會提交超過40項建議和提案,民建聯昨日舉行記者會,重點介紹有關推動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發揮香港優勢,推動文旅發展,進一步深化愛國主義教育,做好內聯外通角色等範疇的建議。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民建聯會務顧問李慧琼在會上表示,民建聯今年的建議和提案聚焦落實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要求,推動香港深度融入國家戰略,助力國家發展新質生產力,成為內聯外通的「超級聯繫人」。
李慧琼表示,為更好打造香港成為國際高端人才集聚高地,建議中央全面優化執業資格在粵港澳大灣區的互認機制和協調,讓各地專業人才在當地的專業資格有機會在整個大灣區獲得承認,包括拓展法律、醫療、會計等範疇的資格互認,促進更多國際高端人才落戶香港,以至整個大灣區。
本身是香港註冊會計師的她舉例說,香港的會計業界一直嘗試引進海外人才,但由於一些地方的相關專業資格在現階段未獲互認,減慢了引進人才的速度。她建議中央建立大灣區人才協同發展機制,促進整個大灣區各城市一起併船出海,結合各城市的特點和產業發展的情況,分工引進國際高端人才、各界領軍人才落戶香港,以及在河套園建立國家實驗室,讓香港更有條件邀請國際領軍人才助力國家發展新質生產力等。
倡增設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在愛國主義教育方面,李慧琼表示,建議中央採取措施讓香港更好開展歷史文化教育和「一國兩制」實踐教育,特別是推動內地的省、市整合一些特色的紅色資源,包括博物館或抗戰相關的史跡徑,設立更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學習路線,特別是與香港歷史相關的路線,讓學生和各界人士有更多機會到內地進行參與更具愛國主義教育意義的交流學習活動。
今年是抗戰勝利80周年,她相信國家一定會舉行一系列愛國主義教育活動,建議中央將內地合適的愛國主義教育活動輻射到香港,並支持推動在港央企及愛國愛港人士一起整合紅色資源,讓香港更好推行愛國主義教育。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民建聯副主席陳勇表示,建議中央支持香港特區加強推動僑務工作,包括支持香港特區設立僑務工作統籌委員會,讓香港更好成為聯繫國際僑界的平台,處理僑務工作,推進華僑政策,並加強香港僑界和海外僑胞的溝通聯繫和互訪,發揮以華僑作為金橋的橋樑作用,又建議以粵港澳大灣區作試點,向僑資企業提供落戶政策優惠,鼓勵僑資企業在海外作為民間使者,宣傳好國家發展的優勢和香港「一國兩制」的成功落實等。
盼「一簽多行」擴至全國一線城市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民建聯執行委員朱立威表示,建議中央分階段擴大「一簽多行」至大灣區內地城市,以推動大灣區人員往來一體化,加快灣區建設及融合步伐,及後可以擴展至全國一線城市,如北京、上海等,並建議加快粵港澳遊艇自由港建設,推動深港澳遊艇駕駛證互認,試點開放水域,推廣遊艇自由行,提升大灣區旅遊競爭力。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民建聯執行委員黃冰芬表示,建議中央常態化專利優先審查專案,推動大灣區專利互認試點,由國家智慧財產權局與港澳聯合制定審查標準,讓獲三地聯合審查標準的專利能在大灣區內應用,推動創新科技企業發展。
民記兩會建議(部分)
●《關於創新推動香港國際高端人才高效服務灣區的建議》
●《關於在香港落實〈愛國主義教育法〉以及〈國防教育法〉的建議》
●《關於盼望中央支持香港特區政府加強推動僑務工作 充分發揮招商及說好中國故事的建議》
●《關於在大灣區提供長者友善安居服務大廈的建議》
●《關於「一簽多行」逐步擴大到大灣區內地城市及全國一線城市的建議》
●《關於加快中華人民共和國前往港澳通行證審批的建議》
●《關於為加快香港企業或研發人員在內地獲取專利認證的建議》
●《關於優化〈港澳台居民居住證〉政策進一步便利港人在內地的工作與生活的建議》
資料來源:民建聯
整理:香港文匯報記者 黃子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