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詐四步攻心計
1 獲取初步信任:誤信騙徒身份、權威與可信度
心理狀態:受害人在接到騙徒電話時,因對方能準確說出自己的個人資料(姓名、身份證號碼等)或提供「可信的證據」(如假網站、冒充真實公安電話及來電顯示),因而相信對方的身份真實無疑。
錯誤想法:
「他怎麼會知道我的資料?這應該是真的。」
「連網站、電話都能查到,應該是官方的無誤。」
2 恐懼與焦慮:事主被威脅產生心理壓力
心理狀態:騙徒聲稱事主涉及非法活動(如洗黑錢、危害國家安全等),嚇唬事主正面對嚴重後果(如被拘捕、取消簽註、影響學業或家人安全),讓事主處於高度緊張與恐懼之中,無法冷靜思考。
錯誤想法:
「如果是真的,我會不會被抓?會不會影響我的家人?」
3 依賴與妥協:事主誤信騙徒能幫助解決問題
心理狀態:在極大的壓力下,騙徒假意提供幫助,例如指導受害人「配合調查」或支付「保證金」來解決問題,誤信騙徒是唯一能幫助自己的人,並逐漸依賴騙徒的指示。
錯誤想法:
「他願意幫我,說明他相信我沒做錯事。」
「只要照着他的話做,就能證明我的清白,保護我的家人。」
4 孤立與順從:完全陷入騙局被操控
心理狀態:騙徒強調「保密令」或「秘密調查」,禁止事主與他人商討,並詆毀執法及政府機構,令受害人與外界隔絕,陷入孤立無援的狀態。即使有疑慮,也因恐懼或羞愧而不敢尋求幫助。
錯誤想法:
「如果我告訴別人,事情會變得更糟,他們可能也會被牽連。」
「其他人真的不可信,還是聽他的話比較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