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經濟快速倒退陷國家危機

  香港文匯報訊(特約記者 劉正言)貴為世界第三大經濟體的德國曾憑藉強勁經濟增長羨煞歐洲各國,但現在的德國已經今非昔比,國家經濟增長持續停滯不前,自2017年以來每年增長率僅有一年突破2%,與美國和大多數歐盟國家已經擺脫新冠疫情導致的衰退、重新啟動經濟引擎截然不同。經濟學者形容德國仍然處於閒置狀態,更預測德國2025年經濟增長率僅0.3%。

  製造業衰退 勞動成本高

  無論從經濟增長抑或其他指標來推算,德國的前景不容樂觀,甚至有分析顯示德國經濟正在快速倒退,這種情況無異於陷入一場國家危機。很多德國人緬懷國家素來以其製造實力和勞工實幹而自豪,但到今時今日,他們目睹德國在全球的競爭力被對手紛紛超越。德國經濟部長哈貝克1月底表示德國陷入停滯狀態,主要原因是德國企業過度依賴國際貿易實現銷售增長,但德國的競爭力已經喪失優勢,而且這個不利形勢在短期扭轉的機會微乎其微。

  製造業仍然是德國的經濟支柱,但製造業正在衰退,其中汽車、化學品、製藥和機器製造業均面對困境,而且產量甚至低於平均值。過去幾十年,德國製造業的產能一直遠高於歐洲各國,但去年德國生產線的閒置量卻超過整個歐盟。製造業廠商、管理人員和勞動階層均認為能源成本飆升是罪魁禍首。另外,德國的勞動力成本超越歐洲其他地區,而且勞動力不足,需要增加更多人力。

  德國剛開始面對戰後嬰兒潮一代進入退休階段,而德國人均退休人數高過歐盟。如果德國不是過去10年接收了數百萬來自敘利亞、阿富汗和烏克蘭等國家的難民以及其他移民,勞動力危機可能會更嚴重。經濟學者指出難民和移民是一股動力,填補了退休人士留下的空缺。然而,移民潮也對德國社會構成壓力,更成為今年大選的首要議題,特別是在工廠產量下降的地區,選民支持承諾阻止新難民湧入和驅逐難民的候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