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話/體育園開幕門票 $10炒到$1800

啟德體育園將於下周六(3月1日)舉行開幕禮,8500張公眾門票昨日公開發售,半小時內被搶購一空,但網上隨即湧現炒賣潮,每張原價10元的門票,炒價由數百元至1800元不等。大公報記者「放蛇」實測,扮買家向「黃牛黨」查詢,揭示消費者若購買「黃牛票」會面對四大「伏位」,包括騙徒「無票扮有票」、實名制下有票亦不能入場、隨時被騙訂金及走數,若尋求第三方代搶門票,更隨時導致個人資料外洩,後患無窮。
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呼籲,市民應循官方途徑購票。有立法會議員提醒,網上聲稱發售的門票可能是偽造或假票,提醒市民不要購買,以免承受不必要的風險。\大公報記者 石三原、馮錫雄
啟德體育園開幕禮合共提供33600張門票,政府扣除預留給低收入家庭、嘉賓、各區區議會和地區「三會」人士,餘下8500張門票於昨日上午10時在城市電腦網發售。開幕禮表演陣容星光熠熠,門票開售即掀起搶購潮。
逾7萬人輪候 半小時售罄
大公報記者昨日實測,於早上10時正開售時登入網站,見到已有7萬多人輪候,需等候兩小時才能夠進入購票。記者等候約20分鐘後,一度進入購票環節,系統一度顯示剩餘242張門票,但記者揀選購買數量後,即顯示「剩餘座位由其他顧客選取,未能提供」,結果在限時10分鐘內無法購票,而全部8500張門票最終在開售約半小時售罄。
開幕禮門票供不應求,雖然今次售票安排採取實名制,網上預訂需提交英文姓名,取票時需出示身份證明文件,但昨日中午時分仍然湧現「黃牛黨」。網上的各個交易平台,陸續出現「放票」、「求票」等帖文,部分價格炒至每張門票數百元,最誇張的售1800元。大公報記者向「黃牛黨」查詢,發現多個可疑情況,綜合過去有不少案例,存在四大「伏位」。
有賣家在網上開價1800元一張門票,兩張特價3500元,但要求記者先付500元訂金,尾數面交,當記者問如何保證有門票,對方只聲稱有電郵紀錄。不過,翻查以往受騙者案例,網上有騙徒「無票扮有票」,企圖呃訂金,單憑所謂電郵紀錄,也難以保障。
採實名制 「炒票」恐失效
大公報記者向另一賣家了解,實名制下如何交收門票。該賣家表示,有兩種交收方式,一種是賣家取票後另約時間交收,另一種是開幕禮當日和記者一同到場取票並交易,但不保證買家能否入場。換言之,即使取得門票,也隨時得物無所用。
另外,部分市民在門票開售前已尋求第三方「代搶」門票,事先向對方提供姓名、電郵及電話號碼等個人資料,部分「代搶」聲稱「不成功,不收費」,也有部分要求先付訂金。不過,胡亂將個人資料提供予陌生人,隨時導致個人資料外洩,後患無窮。
啟德體育園網站已列明,門票不可轉讓及不設退換,活動主辦方保留取消在未經書面許可的情況下、經轉售或用作商業目的之門票的權利。民建聯民政及文化體育事務發言人、立法會議員鄭泳舜指出,根據公眾娛樂場所條例,炒賣「黃牛票」有機會犯法,買家即使成功取票,也隨時因實名制,入場前核對個人資料而無法入場。他建議政府檢視境外地區處理「炒黃牛」措施,考慮修訂《公眾娛樂場所條例》,包括訂立具阻嚇力的罰則。
政府早前呼籲,市民切勿光顧「黃牛黨」,過去有不少案例光顧「黃牛黨」後遭詐騙,不但不能入場,亦招致損失。另外,市民應妥善管理個人資料,不應隨意向他人透露,以免遭他人盜用作其他不法用途,引致嚴重後果。
此外,成功購票人士盡量在下星期四和星期五(27及28日),先行到啟德體育園換領入場門票,如在3月1日開幕禮當日換領門票,亦應預留充裕時間換票,以免耽誤入場時間。